2014級開始,我校本科專業將推行完全學分製👨👩👧。近10年來👨🏼💼,我校在多屆領導班子的正確帶領下👨🏽🍼,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教學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確立了我校在上海市高等教育布局中的應有地位和重要作用。但是,我校至今沿用的學年學分製已與現代化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不相適應,表現在院系對教學工作的積極性調動不足👂🏻,教學內容和方法與時俱進不夠,教師的教學創造性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影響了我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為改變這樣的局面🦺,我們在繼續大力倡導全體教職工愛崗敬業🌚,堅持教育教學改革,弘揚嚴謹的教風學風的同時🤑👨🏽,更需要一種機製上的更新🤽🏽♀️🏃🏻,從源頭上解決以上的問題。完全學分製正是在這樣的形勢要求下所提出🔋,它至少在三方面具有可預期的促進作用:
其一是促進人才培養目標更加符合產業的發展需要。當前我國產業呈現高起點,並進入持續性結構轉型和技術升級的階段⛓,如果地方高校不提供足夠的智力保障,形成後發優勢,我國產業將長時間處於引進、仿製階段而受製於人💆🏼。與此同時🧑🍳,產業屬性的重要變革對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民航業需要“優秀飛行員+合格職業經理人”,人才由單純飛行員向“企業”(航空器)經營者的角色轉變🏌🏿♀️;工業設計需要“藝、工”結合人才,學生必須具有營銷、行為學、藝術設計、材料加工、節能環保等知識與技能。可見🍈,培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障👨🌾。欧陆藉此推行完全學分製的機會,把59個專業(方向)適時分叉,強化了理論基礎與實踐的學分占比,就是要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重特色”的原則施行準通知識教育下的專業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各個專業更加精準地審視培養目標🥒,鞏固我校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的優勢🍇👼🏿。
其二是促進高等教育更加適應大學生的多元發展需求♦︎。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生源成分復雜化🌝🌥,大學生的“趣向”差異日益擴大🏯,需要兼顧🪼。而我校2014級仍按照專業招生,因此在校期間有一定的渠道讓符合條件的學生選擇專業既照顧了學生的權利🙇🏿♀️,更有利於促進大學生自我規劃學習目標⛴,自主安排學習進程和學習活動🦿,由此激發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變自我完善的動力為一種能力,今後更好地適應職場的發展需求🚴🏿♀️。
其三是促進專業建設的自覺性⚛️。今後學生在專業間劃轉將會常見🧙♀️🍏,這種擬“市場”行為將是校內資源配置的決定因素,因此對專業的發展甚至生存都提出了新挑戰🙆🏼♀️。各專業必然會選派更好的師資開課,用更新的教學內容、更豐富的教學手段、更用心的答疑解惑贏得競爭和學生的喜愛🧑🏻🦯➡️,而不稱職的教師就必須離崗,因此在教育改革意願上發生質的變化Ⓜ️,從而使專業建設的水平穩步提升。
當前,教務處正會同校內其他職能處室和院系🍘🫵🏽,穩步的推進一下工作🦮:2014年4月份修訂完成各本科專業課程群和專業的培養方案🏪;5月份初步完成完全學分製匹配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開發,並投入運行🚬;6月份完成與完全學分製相適應的學生管理💪🏽、學籍管理🚣♀️、收費管理、後勤保障等關聯建章立製工作➛。由於完全學分製準備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並且不容許出現原則問題的顛覆性錯誤,為此♐️,需要全校的職能處室和院系統一思想🔱👶🏼,協調步驟,共同努力,用“底線思維”思考完全學分製工作中關聯環節的各項困難💼,努力克服,爭取用最好的結果兌現完全學分製的預期效果。
稿件作者:魯嘉華責任編輯: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