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余載的發展,我校與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合作舉辦的交通運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已經成為欧陆的名牌專業🧘🏽♂️🦤,2013年獲批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項目在聯合管理委員會和辦事機構的領導和指導下👨🏻🎤,通過引進國外優質的課程、原版教材、師資以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和發揮中美兩校在工程實踐教育上的特色,經過多年的辦學實踐🪗,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模式改革以及工程實踐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明顯的成果🫥,產生了一定的示範和輻射效應,具有一定的特色與優勢。
項目通過引進美方機械工程教育體系中的工程管理類課程,改革原有課程教學體系,在工程知識傳授和工程能力培養過程中同時註重工程管理知識傳授和工程管理能力培養,使學生在工程技術職業生涯中能結合工程和管理兩方面因素,從有效利用社會資源、保護環境等方面出發更全面合理地實施工程項目。
依托校內工程實訓中心、汽車工程實訓中心,形成校內學科基礎實踐、專業基礎實踐、專業實踐3個平臺作用;緊緊依靠上海汽車產業發展👨🏼🦱,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建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與其他汽車零部件、汽車服務業企業廣泛建立實習基地🌪,構建起校外工程實踐教育平臺;借鑒美方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汽車競賽的成功經驗,積極組隊參與“Honda中國節能競技大賽”✖️、“FSC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飛思卡爾智能車設計大賽”👩🏿🏭、“Shell殼牌汽車設計大賽”等4類競賽項目及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構建競賽類工程實踐創新平臺;充分發揮大學生科研創新項目🐚、創業項目作用🤲🏿,進一步促進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建立科研創新實踐平臺。
以產學研緊密結合為依托,以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構築與行業“協同育人、協同辦學👩🏽🏭、協同創新”的“三協同模式”,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培養鍛煉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
項目師資隊伍“雙師型”特征顯著。項目美方任課教師均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項目11位美方教師均具有豐富的企業工作經驗🏌🏻♂️,在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工作超過20年。項目的中方18位教師中,16位教師具有企業工作經歷或企業項目開發經驗💁🏼🙎🏻♂️。3位教師進行了國內訪學➕、1位教師進行國外訪學、2位教師到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進行過學習培訓、9位教師全程隨堂學習外教教學模式及課程專業知識。“雙師”素質的教師為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提供了基本保障😢。
稿件作者:郭輝責任編輯🪣: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