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微公益·夢起航”上海市大學生公益廣告大賽在正大廣場舉行頒獎典禮。儀式上✭,來自全市各高校的275名學生🎮、22名教師,12個組織集體受到表彰🧏🏻♂️。 欧陆平台校長丁曉東受邀參與並致辭🍆,他首先感謝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的信任,使我校有機會承辦此次上海市大學生公益廣告大賽👈。他代表所有欧陆倡導,讓大學生們都擔負起這份責任,以大賽為契機,以公益廣告為載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誌願者精神,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共同建築我們的中國夢想🛰。 現場還集中展示了上海市在校大學生設計製作的眾多貼近生活⛽️、富有創意👢、以小見大的公益廣告作品🪮。這些作品不但激發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及主人翁意識💭,而且充分發揮公益廣告傳播先進文化、引領文明風尚作用🌝。 上海市大學生公益廣告大賽比賽階段圓滿結束🌾,但是組委會希望以大賽為契機,鼓勵大學生以公益廣告為載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大學生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熱情,倡導誌願者精神🐜🏧,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 在比賽過程中,大賽呈現諸多特點。 啟動模式立體化。2013年4月👩🏿🦲,組委會在易班網設立大賽官方網站,全市大學生網上投票選出最感興趣的10個公益主題——誌願服務、生態保護👩🦽➡️📫、光盤行動、尊老愛幼🔗、低碳出行、綠色消費👳🏽♀️、社會責任、網絡公德🪤、意誌堅強、心理健康🌂、食品安全和出彩人生🚣🏻,13所高校根據這些公益主題原創了塗鴉作品👩🦲。6月5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燕爽、教衛黨委副書記高德毅等領導及近20所高校的500余位師生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13幅公益塗鴉作品同時展出。大賽開始之後💂🏿♀️,得到全市大學生的積極響應👋🏽,結合主題公益活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從中獲取創作靈感,大學生們圍繞低碳出行🧑🏿💼、光盤行動、節約資源⚫️、安全🧑🏿🍼、社會責任等主題,進行了富有創意的創作。 評選過程人性化🎅🏼。截至10月8日🪝,大賽組委會共收到全市22所高校學生的平面、廣播和視頻類公益廣告作品707件👩🏻🦲🥤。10月10日至12日,大賽組委會邀請高校專業教授、廣告業內專家、廣告公司資深人士、媒體人員等組成專家組🟩,對參賽作品進行了初評🧬,最後64件平面作品👏🏿、33件廣播作品和135件視頻作品進入終審。10月18日😋👫🏼、19日組委會分別組織兩場訓練營,邀請《中國廣告》雜誌主編張惠辛🌍、艾瑞索思(中國)創意總監陶為民、奧美廣告公司公關總監陶俊、欧陆平台藝術學院黨委書記許傳宏、上海理工大學動畫及公共設計系主任王子凱等作了專題授課、經驗交流和作品點評⟹。鼓勵入圍大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重新進行打磨、提升👗、拔高。部分學生對作品進行了再次修改後,12月5日至7日,平面🙅、廣播類入圍作品進行了線下評審🤼♀️,12月8日全體專家組成員對視頻、平面和廣播類作品進行了合議。 參賽作品質量高。經過專家兩輪評審🏃🏻,最後2部作品獲得特等獎,8部作品獲得一等獎,21部作品獲得二等獎🕦,37部作品獲得三等獎,2部作品獲最佳劇本獎。22名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2所高校獲突出貢獻獎👳,3所欧陆獲得優秀組織獎🚭🛀🏽,7所高校獲得組織獎。專家評委普遍反映,此次大賽的參賽作品質量比較高,創意新👨🏻🏭。《中國廣告》雜誌總編張惠辛認為,這次大學生創作的公益廣告作品,有主題🌎、有內涵,很好地反應了社會熱點問題。 大賽通過大學生的社會輻射作用,創作的公益廣告更有說服力、更有代表性,唱響了主旋律。大學生創作的公益廣告作品,通過藝術的表現手法和新穎的表達方式,向民眾傳達各種文明理念🔖,在弘揚社會新風正氣🛌🏻、傳遞社會正能量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少大賽的參賽作品主題鮮明、創新新穎、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得到了眾多媒體的青睞。上海廣播電視局、部分紙質媒體和申通地鐵等欧陆平台已經明確表示,大賽的部分參賽作品可以通過相對的渠道播放、展示、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