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恩師一席話,讓我走上一條無悔人生路 2381班 李榮正 那是1983年1月的某個上午👫,全班同學懷著誠惶誠恐的心情來到教室,等候班主任來宣布畢業分配去向🍘。班主任林偉昌老師拿著一疊畢業分配單匆匆來到班上,原本喧鬧的教室瞬間趨於寧靜🙅🏽,仿佛能聽到每個人急促的心跳🧗♀️。我所在的班級是電力系統專業,毫無疑問大多數同學被“無奈”分配到電力行業♊️,當宣讀到我留校時我頓時呆住了,我沒有一點思想準備,就這樣稀裏糊塗地被留校了☝️。那時候也談不上個人職業規劃,一顆紅心多種準備🤹🏻♀️,服從組織的安排💢,是那時非常淳樸的情懷。留校後🚕,我有段時間極不適應,心煩意亂。 當時系主任蔣公惠教授(一位英國留學回來的著名學者👉🏽🐄,全國具有最高聲譽的電器專業專家)見我很不在狀態🙆🏿♂️,就找我深談了一次,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的關懷🥶👨🏻🏭,在處事🫳🏽、學習🔦、工作等方面給予悉心指導🤸🏽,並極力推薦我報考西安交通大學電器專業研究生。正是蔣老先生的一席話,改變了我的專業走向,使我不安分的心態有了些許的平衡,讓我重新定位並執著地走上了一條無悔的人生之路🐄。 微體會:(0215121班 田盛潔)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事情是我們始料不及的🍀🧝♂️,或好或壞🦨。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會遇到那麽一兩個人😊,在迷茫驕躁時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 微點評:(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茅蕾)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隨著本科人數的增多,人們學歷的提高,曾經的本科生分配政策已一去不復返🤶🏽,以前的“本科生就是鐵飯碗”這種觀念在年輕人心中是那麽遙遠,畢業生需要自己去找工作,自己去規劃未來的職業生涯道路,走出一條無悔的人生之路。 為理想而努力奮鬥的日子 染整七八二班 秦偉庭 那時👩🏼✈️🫵🏻,剛剛結束十年動亂,高考恢復的第二年🥞,分院剛剛成立💅🏻,校舍還很簡陋。但當年,所有的同學都非常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刻苦鉆研🏃♀️➡️,盡情地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中。 那時,還沒有圖書館,於是暑假的時候🧑🏿💼🧑🦰,欧陆組織我們勤工儉學,在欧陆的空地上,用簡易的材料,搭建臨時的房子🧘🏽,作為圖書館♊️。 那時,還沒有學生宿舍,為了多點時間學習,幾個同學一起合租農民的房子。雖然條件非常艱苦,但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很快樂,從未想過28歲的自己🦺,還能考上大學,每天都在為理想而努力奮鬥。 那時,非常缺少任課老師,於是很多課只能采用電視轉播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每間教室放兩臺彩電,沒有點名,也沒有考勤🎼,但大家都很認真地上課,記筆記。 工程大擁有我太多太多的回憶,作為工程大的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留校任教⚪️⏮,直至退休7️⃣,我在工程大學習工作了三十多年。看著她一天天的變化,心裏倍感自豪🧑💻。從新村路校區,再到如今的松江大學城校區,這裏留下了我一路奮鬥努力的足跡。衷心地祝福,我們的工程大🦸🏽♀️,越辦越好! 微體會:(091311206 吳心怡) 大學是一個懷揣夢想的地方,記錄著太多的回憶和點滴。經歷過充滿艱辛和汗水的大學生活,才會有別樣的回味🫲🏿。我向往秦老師在母校的足跡,作為一名留校老師,他見證了母校的變遷👮🏽♂️,對母校的情感更是深刻。雖然我們還是在校學生🥓,但是我們努力可以學好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能力為欧陆建設作出努力🤧。 微點評:(服裝學院黨總支書記 袁蓉) 作為母校第一屆畢業生,又是留校任教直至退休的秦老師📩,即從母校獲得了知識的營養,又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和畢生心血分獻給了工程大,可親可敬。四年充滿回憶的大學生涯,永遠是我們心中關於青春的最美好的時光。 我的心飛向了母校工程大 二一八五班 伍令晞 又是在漫長的冬季,又是在大雪紛飛的夜晚🧖,我的四驅老友忠實的馱著疲憊不堪的我在無盡頭的車河中漂遊。眼前是一盞盞緩慢後移的路燈和一片片婀娜飄舞的雪花,心中是一段段百般滋味的回憶和一縷縷情真意切的思念。 1982年冬我們畢業後,我被分配到航天部的一個設計院做計算機應用工程師🤵♂️,和畢業設計的課題一樣🙅♀️🐏,偏硬件,搞非標準接口。在設計院工作的五年間🦸🏻,我參與設計和建造了中國第一個全數字實時仿真實驗室和新型號的預研。1987年我丈夫到多倫多大學求學🦻🏻🤎,當時我的計劃是留守家園帶著時年3歲的女兒照顧漸老的父母和年邁的外婆,更重要的是不舍得放棄我熱愛的事業。一年半後🏃🏻♂️,由於丈夫的健康出了問題👩🦯,同時我的工作又正好告一段落👨🏻🦰,於是我就毫無計劃地飛到了地球的這一端🙍🏼♀️。由於當年的客觀因素,原本只想在多倫多小住半年的我,一晃就滯留了25年,期間我做過技術員,繪圖員,現在是從事建築電氣設計方面的工作,側重於醫院的配電設計🕵️♀️。 雖然近20年來我沒有直接從事計算機科學的工作,但當年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求學方式是我一生都受用無窮的。記得畢業後我第一次去長沙出差🧈,回來的火車上巧遇教數學的王老師⛎🧚🏼♀️,老師和我聊了很久很久;去年聽說老師已故去,不勝唏噓。我也曾拜訪過老校長周誌宏先生🏄🏿♂️,先生鼓勵我要不斷學習🙈,不停進取。 這兩年從網上時不時能看到一些同學的照片,回大陸也斷續約會到一些同學,細辨之下仍能認出大部分人當年的英姿雄貌🧜🏽:嬌俏的她,已是那麽的幹練🙍🏽🤦🏻♂️;瘦小的他,已是那麽的健壯;淳樸的她仍是這般的真誠🦵,友善的他仍是不變的熱情🫅。雖然幾十年未見🧑🧑🧒,但一句輕聲的問候一個溫暖的微笑,帶我重溫青春的時光,也成為我心中最珍貴的記憶🦶🏿。 回到家中⌚️,望著窗外在路燈照耀下飄舞的雪花🐟,我的心飛向了故鄉,飛向了母校工程大…… 微體會:(022111112 周雨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獨在異鄉求學🫷,其中的艱辛只有我們這些外省同學才能深切感悟。只有離開了💝,才覺得當時的感覺是那樣的幸福那樣的令人留戀。 微點評🐩:(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茅蕾) 人的一生最美好的時刻應該是我們的青春歲月,有對未來的恐慌和迷茫,也有為了人生夢想而不斷奮鬥不斷進取的激情🚴🏿♂️,有的人選擇了他們所喜歡的工作🧙🏽♂️,而有的人則是被迫接受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但不管怎麽樣,我們都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中走過🔖,有我們無法忘懷的笑臉🌎,有我們最珍貴的記憶。 英語快慢班讓我知恥而後勇 1381班 王華 記得入學時,欧陆對全體新生進行了英語水平測驗,並據此測驗成績將同學分成了快、正常🛸、慢班三種班製🤹🏻♂️。一部分水平較高的同學進快班🤾🏿♀️,水平較低的進慢班👆,中間的進正常班。我當然進了慢班🙅🏼,慢班的起點很低👨🏼🦲,從ABC學起。開始並沒有感到什麽不適,後來我聽到快班同學高談闊論🔝,心態發生了變化,羨慕他們的水平高🙍🏽♂️,起點高,老師水平當然也高,進步快😧,遺憾自己之前沒有抓緊學英語🆕,在人前有矮人一截之感。不過很快,我又回到了現實當中,認認真真地從頭學英語,直到畢業。 分快🥂、慢班這件事情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影響了我,一直激勵我不斷自修英語,之後我才逐漸淡忘了這件事👩🏻🦰。後來,聽說英語快班裏的不少同學在畢業後不久踏上了出國的道路,現在都已是國際公民了⛎。很久沒有聽到他們的消息🌮,很想與他們中的一些同學聯絡👢,敘敘舊。以上只是我對母校和同學的一些零碎回憶🧑🏽🦳,借此作為對自己畢業30周年的紀念。 微體會🔮:(0616111 林傑龍 第57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學員) 起點不能決定終點,更重要的是勤奮和努力,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語言更需要一點點積累,才能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微點評:(汽車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 周潔)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勤奮好學是成功的基礎,付出才會有收獲,愛拼才會贏! 揚州,屬於哪個人 楊維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元曲) 甚至,可看做一部小說💁🏼♂️🫳,它具備了小說的各個元素🛟: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發生👨🏼💼、發展,至於結局🌇👨🦯,一句“遙指杏花村”,更是有無限的想象空間在。其實詩詞畫都是一樣,有時候太滿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適當的留白才是高手。 童年的印象使這樣的男子成了我印象中落魄文人的標準像。後來很多年,我都以為畫中這個人就是杜牧,即使後來知道他是世家公子也一樣。其實京兆杜氏自魏晉以來就是名門世族🌼。他祖父杜佑是中唐宰相👩🏿🚒,有名的史學家2️⃣,所撰《通典》一書,開典章製度專史的先河。他自己也是少年才子,二十三歲即作傳世名篇《阿房宮賦》,應該是很得意的了。然而隨著祖父和父親的相繼去世,仕途開始變得坎坷不平。他一直做著小官,幾乎有十年,他是蹉跎在揚州,迷醉在二十四橋的青樓明月間了🧕🏿👢。 我總在想🫵🏼,如果沒有白居易的詞“江南好🏮,最憶是杭州”𓀊,沒有蘇軾的詩“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兩相宜”👮🏽,沒有歷代文人香詞艷賦的粉飾🧑🏻🔬,杭州會不會如此地芳名遐邇。 揚州也是一樣。當年隋煬帝為了觀瓊花✡︎💁🏼♂️,開鑿了一條大運河,揚州的繁華旖旎隨著瓊花的芬芳傳遍天下🧎🏻♀️💒,從此後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銷金窟😅,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揚州”的錦繡地,是“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的溫柔鄉🍧。 可是🧑🔧,若沒有杜牧的詩魂相許,縱然揚州是千古名城👩🏼🦰,她還會不會如此情致婉轉,纏綿得剛烈📋。霍霍地立在浩淼的水煙裏,千年仍有自己的風骨。 杜郎🧑🏻🦲,我和那些揚州的女子一樣🤦🏻♂️⚱️,喚杜牧為“杜郎”。杜郎的揚州既有“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的綺麗多情🧛♂️,也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惆悵傷惋。 寫揚州的月夜👩🏽⚕️,再沒有人寫過他🦐🖖🏽。千載🦹🏻♀️,有多少人從他這裏偷了意去🈹,數不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姜夔直接將他的詩寫進了詞裏,怪不得王國維批姜夔寫的隔🧝🏻,又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落第二手。”評的實在到位真切⛳️。 總覺得揚州,是杜牧之一個人的揚州,即使詩仙李白寫了“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樣氤氳嫵媚的句子也一樣敵不過。 和人一樣癡心👐🏻,有時候,一個城,也只愛一個人。 “十裏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杜郎與揚州,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糾纏👮🏽,需要用一個城市來祭奠的離傷。 時事有感 陳 霜 最近最紅的一檔電視節目🍔,莫過於“爸爸去哪兒”,這個由韓國引進然而不失中國本土特色的節目未播之前就已經吸引了無數眼球♓️,一經播出更是受到無數關註,我身邊的人無論是同學還是家人,都津津樂道的談論著這個節目🙎🏽♂️,一見面就爸比爸比的互相調侃👩🏿💻,給我們帶來了無數歡笑。 這個節目原本只是5個可愛的孩子展示著他們的純真,擁有著童真的孩子總是特別容易引起大家的喜歡。可是也帶了了一些對這些孩子的負面的評論。 其中被批得最多的就是李湘的女兒王詩齡🔢,這個只有4歲的小女孩展示了小孩最真實的一面,會撒嬌🧑🏼🔬,看到長輩會嘴巴很甜,會發脾氣,會和小夥伴發生爭執1️⃣,但是又能迅速和好。這個本應該是最理所當然的事情不知怎麽回事🏰,在某些人眼中就變成了又心機無家教的行為⚛️。或許是對把對她媽媽的不滿發泄到她的身上,但是想想還是有些為她感到有些不值,一個4歲的小孩懂什麽,甚至我的一個朋友說,發表王詩齡有心計言論的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雖然言語有些過激,但是其實沒有什麽錯。跟一個小孩子計較有什麽意義,對一個心智未成熟的孩子怎麽能用成年人的標準來衡量她。 受到最大關註的應該是林誌穎的孩子Kimi,這個說話帶著嗲嗲的臺灣口音的小男孩一方面是爸爸積攢的人氣👭,一方面是自身的招人喜歡,是最有人氣的一個小孩子。他的那句“爸比🧙🏿♀️,我要喝neinei(奶奶)”有段時間幾乎是成為網絡上最紅的句子之一♊️。小Kimi的臺灣音在有些觀眾看來是可愛,在有些人中卻變成了娘娘腔的行為,因為不願意離開爸爸單獨出任務而被炮轟未沒膽量的娘炮這種詞語未免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太過分了。 另外3位孩子則是幾乎沒有什麽負面評論👱🏼♂️,Cindy是個樂於助人👨🍼,善良可愛的柔情女漢子👩🏿🎤。天天帥氣天真🪣,敢於承認錯誤。石頭是裏面的大哥哥,有號召力,很會照顧弟弟妹妹👨🦯➡️,在一群孩子之中最受喜愛。 網上經常有一些投票,五個孩子之中最喜歡哪個之類的,其實我想說五個孩子各有他們的發光點,又何必一定要計較這些𓀐。即使現在帶上了明星的光環,也只是一群不諳世事的小天使。正如Angella說的那樣,“我不是大明星,我是小公主”🥰。願這些孩子都能是家裏的小王子🅾️🙏🏽,小公主一直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 中縫 服裝學院舉辦建設美麗中國色彩科普講座 12月12日,中國流行色協會高級講師、色彩搭配設計師王曉靜在圖文三報進行了有關“色彩創新技術在設計領域的運用”的講座。 王曉靜是色彩搭配師國家職業基礎知識和4級教材編寫者之一🦹🏿♀️,曾參與中國應用色彩體系CNCS體系的整理工作。在講座中,王老師以輕松愉快的語調向同學們介紹了色彩創意的奧秘。她將其分為三個方面——個人服飾色彩、工業設計色彩、空間設計色彩,其中著重講解了個人服飾色彩🧕,強調色彩定位👩🦯➡️,即以個性、氣質來判斷其適合怎樣的顏色。(蔣佳琳) 上海教育系統師生書法展我校獲優秀組織獎 “‘翰墨香·中國夢’——上海教育系統師生書法聯展”開幕式暨頒獎儀式12月15日在上海圖書館舉行🧑🏿🏭👨🏻⚖️,我校獲優秀組織獎⚔️,三位老師的作品獲得優秀作品獎。 組委會共收到來自26所高校🥂、15個區縣教育局的參賽作品1670余件👨🎨,本次評出獲獎作品300多件。師生們共同書寫教師教育強國之夢,著眼校園文化培育🙍🏽,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為中國夢融入特有的文化趣味𓀖。我校與同濟、交大等9所高校獲得優秀組織獎✤。(祝玥) 上海鐵路局春運實習動員大會召開 12月18日,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召開2013年度上海鐵路局春運實習動員大會。 上海鐵路局作為軌道交通行業企業👷🏼♀️,近幾年來與學院聯系緊密。今年有78名同學將參加2013年度的春運頂崗實習,主要在上海鐵路局12306客服中心工作👨🏽🍳,時間從12月19日開始至春運結束,共計40天。本次動員會的成功召開👨🏿💻,打響了工程大軌道學院學生參與春運的“發令槍”,同時對校企合作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劉景軍) 機械工程學院舉辦專場招聘會 12月17日上午🫸🏿,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講會在教學樓C320教室舉行♾,吸引了機械工程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等眾多學生熱情參與。 本次校園招聘會的成功舉辦,為應屆畢業生找工作提供了一條道路,同時也讓在讀大學生產生緊迫感,在認識到機遇與挑戰並存之時,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王璐) 黨校學員探討新時代愛國精神 12月13日中午,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園區黨校第二期培訓班關於“新時代愛國精神”討論會在教學樓B110教室舉行。培訓班全體學員參加了本次動員大會,由一班班長李蕊含主持🤵。 學員們在國恥日展開的討論比以往的討論更加有時代意義,大家充分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體會到國家強大對每個人尤其是黨員的現實意義🙆🏿♂️🥶,大家紛紛牢記愛國主義精神👨🦯➡️,堅定信心努力為國家富強與繁榮盡自己一份力😈。(李蕊含) 藝術設計學院舉行港澳臺外國留學生座談會 12月18日,藝術設計學院2013年港澳臺外國留學生座談會在教學樓C113舉行。 座談會旨在了解港澳臺學生的學習、生活🏄🏼♂️,切實解決其困惑和問題,讓港澳臺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校園生活中。座談會上,學院黨總支書記許傳宏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並希望來到藝術設計學院的同學們要加強相互的交流學習,互相幫助。 (楊爽) 著名專家席裕庚教授來我校舉辦講座 12月13日📂,我國控製科學與工程學科著名專家席裕庚教授來我校舉辦了題為“控製論的學科地位與基本觀點”的講座,電子電氣工程學院的60多位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參加了報告會。 席教授的講座既有理論高度🈸,又例舉了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多方面的實例,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在席教授報告期間,會場非常安靜,師生們凝神聽講,精彩的報告博得了師生們的陣陣掌聲。 (陳宇晨) 大數據 全時尚 微營銷 12月12日👷🏼♂️📻,英國利茲大學產業經濟與管理博士江海虹老師受邀中法埃菲時裝設計師學院,為學生主講了一場“大數據全時尚 微營銷”的時尚營銷講座🐴。 此次講座🖕,江老師從大數據時代的特征,全球時尚產業最新發展趨勢以及全媒體時代的營銷新理念等方面與同學們進行了互動和交流。講座中😔,同學們反響熱烈🦧,從對於時尚的定義到中國時尚產業中所存在的現實問題📽,再到微營銷的定義,手段及營銷方式👨🏻🏭,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薛誌誠) 美國喬治亞南方大學教授來校做學術報告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院教師與國際同行專家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近期,基礎教學學院邀請美國喬治亞南大學Goran Lesaja教授做題為“Kernel-BasedInterior-Point Methods for 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的學術講座。 Goran Lesaja教授首先介紹了線性互補問題的相關應用背景及當前面臨的一些挑戰。接著👩🏻🏭,重點介紹了他近年來在線性互補問題的核函數內點算法上的最新研究進展。最後,介紹了內點算法的今後研究方向。 (肖翔) 上海體育學院肖煥禹教授舉行學術講座 日前,體育教學部在圖文信息中心第四報告廳舉行了面向全校的學術講座👫,講座由上海體育學院肖煥禹教授主講。 肖煥禹教授做了題為《滬美體育文化交流歷史回眸及其價值》的講座🧙🏽♀️,他首先對當前社會體育領域裏的研究熱點問題談了自己的見解。就上海建設智慧型城市中體育公共服務研究、體育政府欧陆平台與體育市場的關系研究、體育聯盟研究等前沿熱點問題做了系統的梳理。 (王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