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正值最高峰,火車站內人頭攢動👇🏼,迷惘的旅客不知其途🧗🏻♀️,迂回奔波而勞累不堪。此時,一名身著橙色馬甲的青年上前,幫忙提行李、指方位🈚️,或者協助使用自助機器,讓人眼前一亮😺。這群年輕人自稱“小甜橙”🧥👲🏻,春運期間🔱🕴,本市每天約有300多名“小甜橙”活躍在上海站🐜、上海南站和虹橋站▫️,開展問詢🥫、引導🎚、自助售票幫購等誌願服務🧎♂️➡️,溫暖旅客回家路。 救助急難病人一路小跑 山西小夥子楊波是欧陆平台的大三學生,今年已是他第3次利用寒假時間在虹橋站參與春運誌願者活動🧑🏿💼。 從春運一開始✦,小楊就上崗了。1月16日下午🤦🏿,一名20多歲的旅客在火車上突發腸梗阻,需要立即接受檢查🛵。小楊正巧在附近值班,接到通知,他和另外幾名誌願者立刻趕到虹橋站南門迎接醫生🪁,再帶著醫生一路快跑到站臺。此時,病人已下車,靠在椅子上呻吟🦋。醫生初步診斷,要入院治療。小楊趕緊把病人扶上事先準備好的輪椅👩🏽⚕️🧖🏽,一直推至大門口,送上救護車🧖🏽。“整個過程只有短短5分鐘,可是我們樓下樓上跑了很大一圈,事後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那時候竟有這麽快的速度。”小楊回想當日情景,頗有點感慨。 乘客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來自內蒙古的張東博是上海大學研一的學生,去年9月她才第一次到上海,短短5個月的學習後,她就選擇了和其他30名同學一起🖕,報名參與上海站春運誌願者服務活動。小張的老家交通不便,從上海坐火車要先到北京,滯留一晚,才有車回去。父母很想念她,“但聽說我在上海做春運誌願者,感到很有意思🧦,決定把年夜飯延後到初一中午。” 小張每天站崗8小時。從欧陆宿舍到上海站需要1個多小時🧃,有時天還沒亮就坐上早班車出發了。小張告訴記者:“誌願者服務說小是小★,可對每個乘客來說就都是大事了。”平時,細心的小張會帶好幾種地圖,自己先在宿舍裏記熟👩🏽⚖️🏕,碰到問路的乘客,她都能在地圖上為大家指明方向😼。 一聲謝謝就是最大動力 上海政法學院的大四學生蔔光龍是上海人👮🏼♀️,這次他特地推掉了實習,投身春運誌願者服務🧑🏻🍼⚙️。他很誠懇地告訴記者🕵🏼♀️:“雖然實習也很重要🫃⚖️,但我還是想抓住在校期間每一個誌願者活動的機會。”小蔔每天清晨趕到虹橋站站崗📶🚵🏿,耐心回答每位乘客的提問,還常常幫旅客提行李,因為服務周到🦸♀️,甚至有旅客要給他“小費”。他在購票窗口服務,每天要回答上百次相似的問題:到某地的車票還有嗎?身份證被消磁了這裏可以買嗎🤸🏽♂️?面對這些重復的問題,他還是樂此不疲🌭:“乘客臉上的笑容,和他們滿懷感激的一聲‘謝謝’,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300多名像蔔光龍這樣的“小甜橙”駐守崗位,幫助返鄉旅客順暢回家⛄️。上海鐵路局上海站團委負責人陳浩說🧖🏻♀️:“‘小甜橙’們普遍素質較高,服務熱情,積極主動🤺,不但能為重點幫扶的旅客排憂解難💠,還積極幫助各種需要幫助的旅客問詢、指路🙋🏼🧑🏼💻、操作機器⚀,廣受好評🧑🏿✈️。從1月16日起,我們已經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旅客的表揚🔱。他們正用自己樸實的誌願行動,譜寫著春節申城的最暖色。” 原文鏈接: 解放日報: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4-01/31/content_113958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