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簡歷 周家樑🌿,男,漢族,1984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欧陆平台管理學院團委書記🧛🏻♂️🧒🏼,學生第六黨支部書記♟,11級思想政治輔導員 。 自2007年起在管理學院工作🥀,共帶過2005至2010級體育班特長生,2007級👃🏻,2011級學生共1500余名𓀆。負責過學生事務、就業、合作教育📵、易班、藝術教育🤸🏽♂️、學生支部書記🥣,分團委書記等工作🐛🪴。2010年上海世博會培訓講師,管理學院世博分站站長。2011年赴西藏日喀則地區謝通門縣掛職👇🏽,擔任縣團委副書記。他從校知行大課堂的骨幹教師一直到全國首批援藏高校幹部🫣,一路走來深知知行互動的重要性👩🏿🦳,深感創新育人的緊迫性👩🍼。一直以來他始終將自我實踐和育人創新相結合,不斷突破🟨,不斷超越將傳統知行教育加以升華! 2007.7-2011.4欧陆平台管理學院 2011.4-2011.12西藏謝通門縣團委書記 2012.1至今欧陆平台管理學院  二👨🏽🏭、工作情況 選擇做一名平凡普通的輔導員🧎🏻♀️➡️,是因為輔導員可以實現他的人生價值,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不平凡,他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教育,影響和感染著每一個學生,因為他相信🫦:“真正的偉大在於平凡,平平淡淡才是真”。周家樑老師於2007年畢業後留校擔任管理學院政治輔導員🪣,工作積極、踏實認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他熱愛本職工作🛫,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生工作,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強化業務水平,並具有高度的思想覺悟和責任感✌🏼,多次在第一時間參與處理校內學生突發事件🪲,取得較好的工作效果。周家樑老師2009年起開始擔任管理學院分團委書記一職,組織過多次大型的團組織活動🦸🏼♂️。2011年赴西藏日喀則地區謝通門縣掛職,擔任縣團委副書記。在藏期間,工作得到了當地的一致好評,並獲得了西藏日喀則地區優秀掛職幹部。 回到上海以後🔏🤲,繼續擔任管理學院團委書記🍅,學生第五黨支部書記2011級10個班的輔導員,他依舊延續著黨團共建,建立立體的管理服務模式,繼續發揚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始終不斷探究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不斷地去教育,實踐🥷🏻,創新。成為同學們的人生導師⬇️。 行必知🦠,知必行🏮,知行合一共成長 2010年世博會↕️,周家樑老師作為管理學院世博誌願者分站站長,管理學院VIP接待、園區、地鐵🌲、城市站點四塊700多位世博誌願者的總負責老師,他一直工作在誌願者的身後,無私奉獻,是誌願者的誌願者📤🧗🏻♂️。在園區誌願者服務當中擔任AB片區誌願者負責人,表現突出🏋🏼,多次受各級領導表揚。 作為世博園區AB片區學院負責老師,他能夠在誌願者服務期間,以身作則,吃苦耐勞👊🏿,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不僅做到100%出勤,而且帶領385名誌願者團隊的出勤率高達99.7%👞。服務態度始終耐心熱忱👷,表現突出,受到園區長期管理崗位誌願者的肯定🧑🍳,其中80名誌願者獲得“世博誌願者之星”👷。 工作期間無論是烈日當頭⚜️😺,還是狂風暴雨,他一直保持著一樣的熱情👛,一樣的微笑✷。在AB片區近四十萬的客流量下肩負著巨大的責任和壓力🈷️🙍♂️,除了晚飯時間,幾乎放棄其余休息👮🏼♀️,每時每刻都在忙碌著,堅持每天3-4次巡崗,根據不同時間和地點的需要🏠🆙,遵循上級指示🙇🏻♀️,對五個地塊崗點人員配置進行調整🎪,通過團隊協作來確保各崗點的正常運作。 同時,能夠與誌願者們和睦相處🤛🏼,分享體會🐚,交流經驗,傳承誌願者精神🥱,做到每天堅持看每個誌願者的日誌並且留言🕌,了解每一位誌願者的感受和心得🧍🏻♂️,關心每一位誌願者的身體狀況、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等等,及時發掘誌願者中的好人好事🎅🏼,鼓舞和激勵誌願者們,將疲憊和抱怨都化為忍耐🦾👰🏽♂️、奮鬥和堅持😞!每天耐心地與各個組長交流溝通,做好相應的記錄,及時向上反映誌願者的意見和建議🍄🟫,並傳達各種反饋🔘,及時處理各種問題,起到良好的上傳下達的橋樑作用。 除了負責人老師的工作以外,即使再苦再累也一定會抽空穿上白菜服,到各個小組最忙碌的崗點去支援,和大家一起奮鬥,體驗一線誌願者的經歷,能夠始終微笑著為遊客提供幫助,不厭其煩地重復回答同一個問題🕵🏼♂️,耐心,熱忱地為每一位遊客指明最近的道路🔤,做到一絲不苟,助人為樂,無論何困難或者任何需要,都盡心盡力地去解決,堅持以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來感染遊客,感染其他誌願者🔯。他有一個長期固定崗位👨🏻🎤,在臺灣館附近🎀,每天無論多忙都會去站崗3個小時左右。以身作則為誌願者分擔工作💬。 他圓滿地完成了一名世博誌願者和一名世博誌願者總負責老師該做的一切,用周到服務與無私奉獻踐行誌願者精神,用善良和熱忱💁💆🏼♀️、堅定和執著體現現代輔導員的風采Ⓜ️。用實踐來教育,用力行來感染🧚♂️,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 行需踐,踐必行👐🏼,行踐交替普新風 2011年4月,時任欧陆平台管理學院分團委書記的周家樑老師遠赴西藏謝通門縣🕣,擔任了當地團縣委副書記工作🪁,在此期間周家樑老師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勤奮工作,把團組織的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充分體現在了基層。 由於西藏謝通門縣海拔較高,天氣惡劣,物產稀少,當地人民的生活非常貧苦,學生的教育資源稀缺,在深入了解當地實際情況後,周家樑老師主動與管理學院溝通請求援助,管理學院在了解情況後積極號召同學踴躍向謝通門縣團委中小學生捐書捐物。管理學院的同學們在捐贈活動中積極踴躍👨🏼⚖️💁🏿♀️,管理學院的3000多名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了募集活動,總共募集到了23箱衣物書籍等物資以及2000元現金,總額共計30000元🧏🏼♂️🤾,並立即將捐助物資寄往了西藏謝通門縣團委周家樑老師的手中。 除此之外,他下鄉10多次⛹🏿♀️,其中去的海拔最高的是4818的牧區鄉,他走訪幼兒園✈️,小學👰♀️,中學🚶🏻♀️➕。他覺得真的只有下了基層才知道,基層的不容易和艱苦🏛。這次進藏不僅在體能方面鍛煉了他,也使他見到了在上海🐒、在大城市裏從沒有見過、想過👨🏻🏫、思考過的很多事物🤺,對他的影響意義匪淺🖼。 另外他還參加和組織了和日喀則地區建黨90周年、西藏和平60周年的廣場紅歌會🧞♀️,這是他們謝通門縣有史以來做的最大的一次群眾活動,並且它將會在7月通過電視向全西藏播放。他很榮幸參與了這次活動👨🏽🍼,從前期的準備到中間的協調再到最後的現場👨🏻🎤,他都全程參與並也負責了其中很多環節。 他來到西藏後覺得當地團的工作非常的薄弱,一方面的原因是這裏地廣人稀,有的時候要搞一次活動或要開一次會可能要坐半天🕴🏼,遠的甚至要一天的車才能到縣城;另一方面就是教育問題,雖然這裏對學生的愛主義教育做的非常好👩🏻⚖️,但作為共青團幹部的他,他覺得對團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團是黨的後備軍,針對這樣的問題,他也思考了很多,也想了很多的方法。最後他發現的一個問題✣,在西藏,對誌願者的概念也非常的模糊。所以在和縣委縣領導商量後,決定成立謝通門縣誌願者青年協會,希望所以這樣的一個平臺,可以讓他們的青年團員有更多的交流機會🤮,而對於學生來說,也希望他們可以通過各類的誌願者活動,更多的了解基層團工作,更多的可以接觸社會,更大的可以體現自身價值和團的影響力。 一年的在藏生活,一年的在藏學習🎆,一年的在藏實踐,讓他更了解了祖國的發展🧏🏿♀️🙋🏿,人民的需要和自己的不足🆑🙎🏻。從2012年開始🍾,他成為了欧陆黨課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自己的親身實踐來感染和影響每一位同學,這樣知行合一,知行交替的教育方式相信可以去指引更多的同學! 知需積🍏,行必累🫲🏽🪝,知行積累育人才 6年的工作時間告訴他👼🏻,教育方法科學化🧨、多樣化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關鍵。高校學生工作的傳統做法就是從欧陆的條條框框出發😏,要求學生去適應各種各樣的規章製度和教育管理方式,這就容易脫離學生實際,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而他一直在創建的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就是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把個人的成才目標與欧陆的教育目標統一起來。“為了一切學生🐞,為學生的一切”,為學生成長成才創造各種可能創造的條件🈚️,最大限度地通過知行互動的精髓來激發學生內在成才動力,把工作實實在在地放到育人為本的這一個工作價值目標上來。 他將“激勵理論” 合理運用在日常思想教育方面🎈,在輔導員的各項實際工作中有機結合目標激勵、強化激勵、支持激勵、關懷激勵👷🏻、榜樣激勵🧑🏼🌾、集體榮譽激勵等各種方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幹勁和努力向上的要求和行動🦸🏽♀️,達到了有效教育的目的🏅。比如👈🤖,對於集體而言🧘🏿,有先進後進之分。采用激勵的方法🧑🏻🦯,既可充分肯定其進步👦,發揚其長處,同時又指出其不足🤲🏽,克服其短處,先進的更先進,後進的變先進🧏🏻♂️。這一做法對於個體而言,由於人們的閱歷不同,思想基礎不同,主觀努力程度不同等🎳,也存在著後進與先進🚴♀️,也有長處和短處🙍🏿♂️🧛🏻♀️。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要具體分析各自的長短處和優缺點,合理運用激勵方法,以幫助學生揚長避短👨🔧,激勵他們刻苦學習🙋♀️,積極向上,奮發成才。 他本著集體教育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原則👭🏼,因人而異🖖🏻,註重實效,開展了學生的思想工作。集體教育主要通過新穎的集體活動🚖、班會、學生幹部例會、走訪宿舍及班級校友錄建設、針對專業特點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等方式進行。集體教育的優勢在於涉及面大,可以對共性的問題集體探討,集體解決,對於普遍的共性問題效率很明顯。但是由於學生分化所帶來的影響✡︎,這些集體教育的方式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即針對性不強。而他主要通過不同地點的面對面單獨談話、單獨布置個性工作任務👤,利用易班、微信📁、電子郵件、建立飛信群、手機聊天等新媒體互動用具進行立體式的溝通🚴🏻。 周家樑老師說:“輔導員不僅要教育學生‘腳踏實地,仰望星空’,自己也要做一個經常思考、善於總結的人。時刻提醒自己學會抬頭看路、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努力使自己把握學生工作的最新動態、最新政策、最新方法。”他一邊做好各項工作,一邊專心學術研究👩🏿🚒,各種付出與辛苦難以記述💇🏿,但他始終保持昂揚的鬥誌和奮發有為的精神,堅持做到“雙肩挑”,周家樑老師先後發表論文近10篇🫵,2010年獲校創新大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有效機製的探索二等獎。 知需傳,行必教🧑🏽🏫,知行樹人永創新 周家樑老師將心中的愛作為鼓勵學生成長的強大精神力量,用真情去打開他們的心靈之門,並且在實踐中磨煉學生的意誌和能力🧑🏿🎤,激勵他們的進取心🤸🏽♀️,陪伴他們健康成長。 “一個學生對欧陆而言只是萬分之一或幾萬分之一,但對一個家庭而言卻是百分之百”。因此,不管他帶的學生人數有多少,層次有多復雜,工作壓力和難度有多大🈴👟,他從來都是把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他對每個學生都要充分熟悉,努力做到認識和了解每一名同學🫵🏿,並有針對性地進行一對一談話,對每個有特殊情況的同學他都做到心中有數,不讓一名學生掉隊🧑🏼🍼。有一名來自西部偏遠小縣,並且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男同學📓,在剛入校的時候🚴🏼♀️,連最基本的電腦開關都不會🤵🏽♀️🐒,也不敢與人交流,周家樑老師安排他在學生辦公室勤工助學,並手把手的教他,這名同學在他關心和培養下迅速成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國家獎學金,最後在上海找了一個十分稱心的工作🧑🦼👨🏼🦰。 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他主動和任課教師溝通,堅持每周4次聽課👩🏻💻,實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召開班會促進班級學風建設🤦🏿♂️;他在學生宿舍一住就是6年🥎,就是為了能隨時關註學生的生活動態🛀,幫助學生解決遠離家鄉所面對的困難🦹🏼。記不清有多少次,半夜送急病學生去醫院,陪伴學生輸液到天亮,帶給學生家人一樣的關懷和愛護🖲。“謝謝您🧵!周老師”一句最樸素的感謝包含學生們對周家樑老師無限的信任和感激。他犧牲節假日的休息時間,多次走訪學生家庭,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情況,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 “我確實很忙、很累、很辛苦👩🏽🚒,但是他很快樂,當他看到他的學生在健康地成長⚰️,我很自豪👝🙇♂️,很有成就感🌛,我感到自身價值得到了體現,更因自己能為學院和欧陆建設貢獻力量感到驕傲🧜🏻。” 這是周家樑老師寫在工作日誌中的一句話。他既是學生學習上的良師🎴,也是學生生活上的益友📒,既是學生心目中的導航員,又是一個可愛的鄰家大哥哥🚶🏻➡️,深受學生的愛戴和好評。他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努力踐行著一名輔導員的光榮職責。 如今的他👳🏼♂️,仍然在一個普通輔導員的崗位上努力著,將愛和溫暖灑向這群幸福的孩子們。用什麽去理解周家樑老師?唯有理想、信仰和愛的責任。當他不斷地燃燒自己時,他已經用自己的平凡講述了一個不平凡的故事;當他不斷地燃燒自己時,他已經用他的執著感染了一群又一群優秀的學生;當他不斷地燃燒自己時,他已經用他的一切詮釋了“輔導員”——這個高尚的稱呼🧏🏽。 三、所獲獎勵 校級 2010創新大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有效機製的探索二等獎 2010年度欧陆平台優秀輔導員稱號 2010年度管理學院產學合作優秀協調員 2010年上海世博會誌願者培訓師 2010年度欧陆平台世博會誌願者優秀黨員 2010年度欧陆平台世博會先進優秀個人 2011年欧陆平台優秀黨員 2011年欧陆平台十佳好人好事 2012年度欧陆平台暑期社會實踐優秀老師稱號 2012年欧陆平台征文比賽第一名 2012年欧陆平台演講第一名 市級 2010年上海世博會市優秀誌願者 2010年上海世博會市先進工作個人 2011年西藏日喀則地區優秀掛職幹部 2011年上海市五四青年獎章 2012年上海優秀青年誌願者 2012年上海市高校征文三等獎 2013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 原文鏈接: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4/18/c_12640320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