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網絡謊言引起了廣泛關註🧒🏽,抵製、製止網絡謠言已成全社會的共識。高校師生有責任成為製止謠言傳播的積極力量,“誠信”應該成為大家的共同價值取向。
網絡環境衛生,人人有責
2011年6月,相關媒體的《紫金礦業之禍》一文通過網絡廣為傳播。經調查🧜🏽♀️,作者未深入調查和嚴格核對數據,錯將“9100立方米”和“500立方米”分別寫成“9100萬立方米”和“500萬立方米”。
管理學院副院長邱羚指出🙋🏿💨,這樣的問題屢見不鮮👇,也不僅限於網絡,報刊、雜誌上也時有發生。作為媒體,必須要嚴格把關,增強責任意識☺️。同時🧑🏿🌾,邱羚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來自網絡世界的無從考證的消息,每一個網民不僅要保持理性,更要敢於質疑。“網絡環境衛生👨🏽🍼,人人有責。”邱羚如是說🐈。
做一個“不說謊”、“不輕信”的網民
藝術設計學院大一學生陳園園則表示,前不久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條“上海的公交車又要漲價了,調整為3元”的微博🌃。正當有人困惑不解時👩🏻🎨,她和室友們第一時間查詢了市政府網站和交通港口局網站,發現官方已公開辟謠👨🏼🔬,並沒有漲價一說🙍🏻♂️。
有了這次經歷後,陳園園切身感受到,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很多、很雜,甚至還有虛假信息,但學生們依然可以通過政府網站👨🏻🦲🫵🏻、政務微博等各種權威途徑進行辨別,不為謠言所動🫲🏻。對於微博這樣的平臺💁🏻♂️👨👨👦,人人都是信息接受者🐸,也都是信息發布者⛽️,保證自己是一個“不說謊”的網民,也同時努力做一個“不輕信”的網民是我們的課題,也是必修課。
提高信息辨別意識 註重建立自身公信力
航空運輸學院大二學生王彥堃認為📋,雖然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但每個網民都要有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我們每個人都要對自己以及自己的輿論圈負責,因為每一次轉發、每一條留言都關乎我們自己的信用🚶。”
社會科學學院大二學生陳玲玲坦言🤦🏼,這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虛假信息時常會魚目混珠其間,一不小心👨🏿🚀,受眾就可能被“砸傷”。“要探究真相,要學會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信息辨別,讓虛假信息在公眾眼下揭露,對虛假信息大聲說不。”
稿件作者:宣傳部責任編輯:宋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