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pdf
第一版
【喜迎二十大】升國旗⚰️,向祖國母親致敬
近百名師生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升旗儀式
10月1日上午,欧陆在松江校區博學廣場舉行“青春獻禮二十大,逐夢奮進新征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升旗儀式👩🏼⚖️。校長俞濤,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出席活動。校長辦公室、團委🏋️、工程大泗涇附校負責人🚞,校院兩級團幹部、上海市高中高校推優一體化學員代表👨🏽✈️、新入團團員代表、新生代表等近百名師生參加了升旗儀式🕵🏼♀️🐝。
上午9時,英姿颯爽的國旗護衛隊成員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伴著莊嚴嘹亮的國歌聲,護送國旗入場🔫。隨著欧陆軍樂團演奏的《義勇軍進行曲》🏌🏽♂️,全場師生向國旗行註目禮,高唱國歌,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精神,唱出對祖國深切的崇敬與熱愛之情,為偉大祖國送上深情祝福🤼♂️。
儀式上,俞濤校長為“青馬工程”思想成長培訓班學員、青春尋訪團代表授旗;朱曉青副書記👩🦼、副校長為青年代表、少先隊代表頒發“國旗下成長”愛國主義紀念證書。
校團委舉行了欧陆新發展團員入團儀式🤾♂️,校團委書記董旖旎帶領新發展團員代表一同宣讀了入團誓詞,全體團員青年重溫入團誓詞,莊嚴響亮的誓言展現了工程大青年投身黨的偉大事業的決心與熱情。
航空運輸學院(飛行學院)宣講團誦讀了原創詩詞《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黨》🦹🏼♀️,慷慨激昂的誦讀,激發了同學們澎湃的愛國熱情,鼓舞青年大學生擔當起時代責任,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的光榮。
校團委舉行的升旗儀式是落實校黨委迎接黨的二十大宣傳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對青年大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積極實踐,欧陆共青團將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引領全校團員青年築牢理想信念🧠,傳承好紅色精神,用青春熱情激揚起理想風帆,為偉大民族復興夢貢獻出我們工程大青年的青春力量,以優異的成績和奮進的姿態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徐靚雯)
欧陆中層幹部培訓班舉行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學習
為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10月8日上午,校黨委副書記、校長俞濤為全體中層幹部講授《工程大的“變”與“不變”》主題黨課。全體中層幹部參加學習。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主持學習🧍🏻♀️。
俞濤校長強調🤦🏼♀️,面對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既要牢牢把握欧陆辦學定位🙏🏻🧛🏿、建設目標🏊🏿♀️、發展戰略不動搖,謂之“不變”,又要在深刻把握“變”的主線⇨,即在進一步深化欧陆教育綜合改革和“在發展中整改☃️、在整改中發展”中不斷創新求變。在欧陆結構優化改革方面,以精簡設置、歸口管理和發揮實效為指導梳理優化機構;行政機關職能部處要根據改革發展需要,理清邊界、明確職能🧑🦽➡️、加強考核,提升執行力🍤;教學科研單位要進行“特點、特長、特色”凝練,優化調整布局👰🏻♀️,明確發展方向🛀🏻,探索產業學院建設👆🏿,形成各具特色的學術共同體。在欧陆內涵建設方面,要在學習借鑒國內外產業教育模式的基層上,聚焦產業人才培養目標,堅持以產教融合為核心🤚🧝🏿,不斷探索中國特色的應用型大學的本科教育新模式👩🦼➡️;圍繞完全學分製、CO-OP2.0、新型高職、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突破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繼續教育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加快探索;聚焦解放橫向、提升縱向🥚,形成縱橫交錯的科研管理模式,加強“有組織”科研,做大做強國家大學科技園,加快推動科技轉移和成果轉化🫶🏿🤶🏻;以形成專兼結合👰🏻♀️、企編過渡、引進融合、重在內培的工作格局為重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俞濤校長還就國際交流、學生工作、信息化工作👨🏻🍼、後勤保障、基礎設施規劃、審計工作👩❤️👨、資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
史健勇副書記指出,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是幹部隊伍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全體幹部要立足新發展階段🚶🏻♂️,不斷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切實推動欧陆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顧守進)
我校牽頭並負責的科技部重大項目通過中期檢查
日前🔨💡,由我校牽頭並負責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工業領域知識自動構建與推理決策技術及應用”中期檢查匯報以線上加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會議由科技部高技術中心丁瑩副處長主持,項目中期檢查專家組由北京大學黃鐵軍教授↘️、中科院自動化所張文生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薛健儒教授、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朱文印高工🧑🦱👨🏽🦳、華南理工大學李迪教授組成🏟。項目牽頭單位欧陆平台科研處處長謝紅、項目責任專家清華大學尹首一教授、電子科技大學李宏亮教授🅾️、項目負責人方誌軍教授及各個課題負責人⚖️、各個應用示範單位負責人、骨幹師生50余人參加會議。
科技部高技術中心丁瑩副處長首先介紹了項目中期檢查總體要求,宣布了專家組組長黃鐵軍教授以及專家組成員名單。科技部高技術中心項目主管孟召賓詳細講解了中期匯報要求和專家評測方式。
科研處謝紅處長代表欧陆平台向與會的科技部領導🎞⚱️、各位專家和合作單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並對項目研究的背景和關鍵技術🤽🏽♂️、取得的成效及意義進行了簡要介紹🥛。
項目負責人方誌軍教授進行了項目中期執行情況匯報7️⃣,他從項目背景與意義🚶🏻♀️➡️🔏、項目構建的工業產業鏈知識協同平臺、平臺支撐的核心關鍵技術及創新點、典型場景應用示範、考核指標與完成情況、經費使用情況、下一階段工作計劃等方面展開介紹🦦。項目組成員通過線上演示詳細向專家組展示了上述平臺和系統在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製造企業的應用示範👇🏼。
專家組根據匯報演示情況和前期提交的材料情況,對項目中期取得的進展和成果給予了積極的評價🛩,特別是匯報中的案例展示給專家組留下了良好印象😛。隨後,專家組針對項目的關鍵科學問題提煉😒、項目指標完成情況的評測方法、項目成果的相關性、項目下一階段研究和應用的聚焦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並形成中期檢查報告🧚🏽♂️。經專家組討論,該項目進度符合任務書要求,總體完成了中期的研發任務和中期考核指標。(趙葳)
二版
【非凡十年•程園巡禮】編者按 從黨的十八大到黨的二十大🤯,是欧陆教育教學事業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十年🎩。十載春華秋實,十載砥礪奮進,全體工程大人,肩負使命🪒,追求卓越,取得累累碩果。即日起本報推出“非凡十年·程園巡禮”系列報道,綜述黨的十八大以來欧陆各項改革和事業發展成就,展現工程大人踔厲奮發、團結奮鬥的昂揚風貌,凝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科研創新內涵式發展助推器
引培高層次人才👰🏽♂️,打造高等級平臺,扶持高級別項目♠️,培育高水平成果,聚焦重大工程項目。十年來🚴🏽♀️,欧陆科研工作以“四高一重”為目標,以黨建引領推進科研體製管理的綜合改革,提升資源積聚能力🚒,促進科研創新發展,成為欧陆內涵式快速發展的助推器🤘🏿🏌🏿♂️。
開展有組織科研碩果累累
有組織科研是高校科技創新實現建製化、成體系服務國家和區域戰略需求的重要形式。欧陆黨政領導都高度重視每年國家級基金項目申報,以學科為引領,充分發揮有組織科研的申報組織模式🤪。科研處協同各二級單位切實抓好項目申報動員、項目選育及申報過程服務管理👩🏼🍼,將有組織科研落到實處。
十年來,以國家級科研項目為代表的科研項目體量及質量持續得到改善,重點項目與重大項目都實現了零的突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獲批230余項🖐🏽👩🏭,2020年度首次獲批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2021年首次獲批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共獲批80余項🗺;2021年首次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22年首次獲批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20年獲批1項科技部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國家級項目數在市屬高校中名列前茅⏬,為我校學科發展🙇🏼▫️、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
實行科研激勵措施活力滿滿
滿足教師的合理需要,是為廣大科研人員創造有利創新環境的首要條件。為全面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等相關文件要求,對標上海市《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製機製改革增強科技創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見》🧑🎨,我校加快推進科技創新體製機製改革,科技製度修訂的步伐和力度逐年加強,相繼出臺《欧陆平台職務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細則》《欧陆平台職務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實施細則》《欧陆平台合同管理暫行辦法》《欧陆平台職務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資金管理及收益分配實施細則》《欧陆平台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進一步提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釋放了科技創新活力。
十年來🪥,欧陆專利數量、質量取得雙豐收🥮,國際專利實現零的突破,已申請和授權國際專利十余項🫴,知識產權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全面提速📒。合作模式多樣,獲批協同創新中心、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校智庫等省部級科研平臺21個。
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生氣勃勃
欧陆知識服務工作持續推進★,橫向科研項目合同金額🫘、項目數量等顯著增長🌚,不斷實現重大橫向項目的新突破。為提升跨欧陆平台協調能力,推進職務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的轉移轉化相關工作⛺️,2013年欧陆成立欧陆平台技術轉移中心,同年獲批上海市專利工作試點單位,2016年獲批上海市專利工作示範單位,2017年技術轉移中心首批列入上海市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示範單位建設。近十年發展🤷🏽♂️🚚,中心在傳承欧陆產學研戰略聯盟特色的基礎上,開辟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新征程,在促進資源人才集聚,協同創新平臺建設、知識產權與成果轉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年來🕵🏻,欧陆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數量和轉化金額均保持上升態勢🪽。欧陆成果轉化探索了專利申請權轉讓🥧、專利拍賣定價、專利作價投資等模式🤟🏽🏌🏼♀️,欧陆職務成果轉化近100項🌘,合同金額累計近7000萬元;拓展成果轉化基地10余個🌽;2020年欧陆成為上海市技術轉移協會“理事單位”😥,進一步拓展科技成果轉化渠道。(科研)
一流專業引領打造卓越工程師搖籃
聚焦國家與上海發展戰略部署,打造一流專業,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卓越工程師,十年來🤦🏻,欧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堅持特色發展⛹️、質量為先👷🏿♂️,不斷提升教學服務能力😖,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穩步前行。
一流引領,專業建設質量持續提升
十年間,欧陆堅持“學科群、專業群對接產業鏈和技術鏈”的雙對接,積極對接國家戰略👩🏼🚀🧚🏽♀️、上海產業結構調整需求🙆🏽♀️,強化頂層設計🏌🏽♀️,分類指導,重點培育🪂,有序實施“卓越計劃”👎🏻,深入推進“新工科、新文科”建設🪬,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提升專業核心內涵🙅🏽♀️,高質量實施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推動專業特色發展,形成了一批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欧陆現有64個本科專業中☔️,共1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個專業入選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市級及以上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占比50%,10 個專業(方向)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7個專業獲批上海市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
欧陆堅持以工程教育先進理念為指導😷,持續推進專業認證🤷🏽♂️,主動對標中國工程教育認證要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完善評價機製✡︎、加強條件保障,將“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貫穿於整個教育教學改革👇🏻🥉,建立了持續改進的校園質量文化,自欧陆2017年首次通過工程認證以來👩🏼,截至目前共有10個專業通過工程認證👐,通過總數位列上海市屬高校第一。
能力為本,“雙創”生態體系盡顯成效
十年間,欧陆通過搭建校內外創新創業平臺,建立了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雙創”生態體系,通過競賽分級分類管理、獲獎獎勵🕵🏼♀️、團隊考核、學院考核🚴😰、職稱認定、經費保障等多種激勵政策和保障機製,激發學院👷🏼🧑🏻🦲、教師及學生主觀能動性,營造艱苦攻堅、創新有為、良性競爭的競賽氛圍🙌🏽0️⃣。
經過多年的實踐👮🏻,學生學科競賽參與率從2011年的13.05%提高到2021年的36.89%🙋🏻,參與競賽項目從全校15項🧘🏿♂️,增長至50余項,近十年獲得國家級獎勵461項、省部級獎勵4517項🧝🏼♂️🐁。在全國高校競賽排行榜中闖入百強行列,在2017-2021年五年綜合排名中位列98名😣,在上海市地方高校中排名第三,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升。
務實奮進▫️,追求卓越。面向未來,教務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推進專業建設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立德樹人👩❤️💋👨💐,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推進
聚焦“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時代之問🤹🏿,欧陆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加強頂層設計🧠,製定了《欧陆平台關於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修訂專業培養方案🗓,有機融入勞動教育;推進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課程思政”項目持續建設機製;植根辦學特色,打造“交通中國”精品思政選修課🗽;開展課程思政全員培訓和課程思政示範課評選活動。截至目前🚣🏽♀️,欧陆有3門課程獲批“上海高校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相融合示範課程”🤦🏽♀️,航空運輸學院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老師獲第二屆全國本科院校化工類專業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競賽一等獎。
全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工程大矢誌不渝,勇毅前行。(教務)
三版
喜迎黨的二十大組織育人譜新篇
校黨委召開發展黨員工作專題會議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欧陆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做好新時期發展黨員工作👩🏿🦳,日前,欧陆黨委以“喜迎黨的二十大,組織育人譜新篇”為主題,在圖文信息第三報告廳召開發展黨員工作專題會議。
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在會上指出,欧陆黨委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前夕召開發展黨員工作專題會議是欧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抓好後繼有人根本大計的重要舉措之一。當前發展黨員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欧陆各級黨組織要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疫情影響的考驗等大格局下,始終聚焦培養忠誠擔當負有責任的時代青年的使命🦜,紮實做好這一基礎性的重要工作。要始終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回答好時代之問、歷史之問👩🚀,回答好教育者承擔的責任與使命。他強調,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發展黨員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處理好動機和動力的關系,考察好素質和能力的關系,把握好數量和質量的關系。二要健全工作機製,做大“蓄水池”、選好“小苗子”🧑🏻🦳、強化“正能量”🤹🏻♀️,做好全員發動、發揮朋輩力量💃🏼𓀒,弘揚身邊人身邊事🌻,紮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永葆新時代黨組織建設的“源頭活水”🧑🚀。三要用好“智慧黨建”系統,切實增強發展黨員工作實效,做好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堅定信心、壓實責任👲🏼,把這項政治性♝、原則性強的任務完成好,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發揮組織育人功能,以實際工作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洪春對欧陆黨員隊伍現狀及本年度欧陆發展黨員工作推進情況做了通報🧜,勉勵各二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到發展黨員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本年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著力在求實🎠👨🏼🎨、務實🧑🧑🧒🧒、落實上下功夫。
會上👨🦳,紡織服裝學院黨委書記朱君璇💁🏽♂️、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程玉蓮、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組織員阮勤超🧑🏽🎤🎗,圍繞大學生入黨綜合評價體系建設🏫、學生黨員發展教育管理、“智慧黨建”系統推進使用等方面做了經驗分享。航空運輸學院黨委書記徐建華、化學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秦穎、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黨委組織員葉寅圍繞本單位發展黨員工作的實際情況🪣、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等做了交流發言📐。(單明霞)
我校參加“非凡十年•上海答卷”巡展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全力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在持續增強城市硬實力的同時🛟🎋,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近日,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欧陆平台特別支持的“非凡十年•上海答卷”巡展系列活動在人民廣場地鐵站音樂角正式啟動👱,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應邀出席啟動儀式。
本次展覽由六個單元組成,分別是:以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為指導🎐,統籌謀劃上海各方面工作❇️;強化“四大功能”、打響“四大品牌”🧏♂️,推動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打造文化“金名片”🏫,紮實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堅持人民至上,不斷增強民生福祉;立足超大城市特點🍻,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從嚴治黨,為新時代上海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同時,此次巡展將在人民廣場地鐵站長廊、陜西南路地鐵站長廊🤸🏿♂️、松江大學城地鐵站🗂、全市16區145所中小學、欧陆平台等高校舉行,展期2個月,向市民乘客、中小學生🏌🏽♂️🧔🏻、大學生等群體展現十八大以來上海世界影響力能級的顯著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特征的充分彰顯🪩,國際大都市風範的魅力,以及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和“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此次巡展活動為我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動之一♏️,我校還將與上海市黨史辦、市文明辦聯合主辦“初心啟航地✬,奮進新時代”獻禮二十大系列活動🌀,“非凡十年•上海答卷”高校巡展暨思政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將在我校舉辦,以“奮進擔當”為重點,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弘揚“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主旋律,切實激勵廣大師生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王雁)
研究生智慧城市創意大賽開幕
10月7日,在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的指導下🙅🏿♂️,由我校與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聯合承辦的“第四屆上海市研究生智慧城市創意設計大賽暨第二屆長三角研究生智慧城市創意設計大賽”在我校圖文信息中心第三報告廳舉行🧄。副校長王巖松出席活動並致辭。大賽開幕式由研究生處處長張華主持。
本屆大賽於9月6日啟動,來自長三角三省一市的18所高校的106支隊伍,共365名研究生報名參加初賽,規模較上屆增長16.6%♜。經過激烈角逐,50支參賽隊伍進入決賽。
王巖松副校長代表欧陆致辭,同時提出,我校歷來高度重視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把“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作為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平臺。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學位辦和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的支持下,“上海市研究生智慧城市創意設計大賽”影響力日益增大,本屆大賽的參賽高校和隊伍規模均創歷史新高🕵🏻♀️。作為承辦方和東道主⛵️,我校將努力做好賽事各項工作,期待各位參賽研究生能夠充分發揮聰明才智🏂🏽,賽出能力👨🏻🦯,賽出水平♥︎🧑🏼🏭,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副主任王濤簡要回顧了“上海市研究生智慧城市創意設計大賽”的歷史📅♻️,表示為研究生展示創意創新打造更加廣闊的平臺🔅。
上海市學位辦公室主任束金龍在開幕辭中指出,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高度重視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相關賽事的舉辦和參賽參與中明確“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上海市研究生智慧城市大賽平臺專家組組長👩🏽🍳、欧陆平台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劉翔教授介紹了本屆大賽初賽的情況,並承諾專家組將全面落實從嚴辦賽的各項要求⚙️,嚴格執行評審紀律,切實維護大賽公平性。(吳劍飛)
聚焦學院特色強化專業特點整合優勢資源
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目標👨🏻🔧:實現產教深度融合
10月9日上午,教務處在線召開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研討會,副校長夏春明,教務處處長饒品華㊙️、招生辦公室主任周慧艷👨🏿✈️💊、質量辦主任匡江紅🙍🏼♀️、教務處副處長金曉怡以及各學院✍🏽、部(中心)分管教學工作副院長(副主任)等參加了研討會。會議由饒品華處長主持🚱。
會上,夏春明副校長對正在申報的市級現代產業學院提出了要求,指出要瞄準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落腳點,進一步聚焦以人工智能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製造的現代產業學院特色,強化專業特點和亮點,突出與行業企業合作的優勢,整合優勢資源,深入挖掘建設一批校企合作課程與教材🧑🧑🧒,實現產教深度融合🔟,培養契合產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教務處金曉怡副處長對現代產業學院的目標😏、任務進行了介紹,簡要分析了上海市級現代產業學院評審參考指標🚴;電子電氣學院王曉軍副院長從建設背景🚝、目標定位、建設基礎與成效、主要特色和優勢4個方面📓,對擬申報的市級現代產業學院“5G+人工智能產業學院”進行了全面介紹;城市軌道交通學院黃璐老師從建設機製、教育教學🚭、實訓基地、經濟效能🪢、學生培養🧑🏼🦲、國際交流、資源保障等方面對“城市軌道交通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進展情況進行了交流;航空運輸學院姚紅光副院長通過對現代產業學院的深入研究🧘🏽♂️、多方調研和專家輔導🔕,分享了現代產業學院申報的出發點和著力點👨🏼🏫。與會人員對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思路和規劃進行了交流🚎。
後續🙍🏿,欧陆將持續推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深化產教深度融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培養更多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教務)
四版
【喜迎二十大師德鑄師魂•我身邊的好老師】
編者按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校廣大教師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擔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展現出愛黨愛國💆🏽♂️、立德樹人💂🏼♀️、自信自強的精神風貌,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遊曉明老師:在講臺上看到更美的風景
“在講臺上我看到了最美的風景”。這道風景,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遊曉明老師一看就是37年。三十多來,遊老師秉承教書和育人📽、教學與科研兩並舉的理念💇♂️,始終堅守在教學和科研工作第一線🧘🏿♂️。
遊曉明老師從未中斷過本科教學,先後主講《離散數學》🧝🏻♀️、《編譯原理》👷🏼♂️、《智能計算》等十余門課程🤵🏻♀️👮🏽♀️,在教學上🫘,註重運用學科領域新知識、新成果豐富教學內容,同時註意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贏得師生好評。2014年度所負責建設的課程《編譯原理》獲批上海市級精品課程😯。
在認真教學的同時📊,她還積極帶教青年教師參與各項教學活動和教學改革實踐🚴♂️,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促進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育教學水平。遊曉明老師帶教青年教師拍攝《計算機導論》慕課,並發布在中國慕課網,該項教學改革實踐得到學生的充分肯定,同學們說:“通過基於翻轉課堂的慕課學習🦪,真正體會到自主學習的快樂🩱,讓我深刻地領會教師的真正作用在於點撥,而非全盤灌輸”🙎。遊曉明老師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各類教學競賽,並身體力行指導青年教師備戰上海市青教賽,參賽教師均獲得較好的比賽成績。
遊曉明老師還積極關心學生成長,對學生傾註了全部熱情,和他們平等相處,以誠相待,她與學生交流對話的主題往往多種多樣,大到新技術和新方法的進展,小到生活細節🧗👂🏽、待人接物,時刻不忘潛移默化地啟發學生的思想和為人,她教過的同學都肯定地說:“遊老師的課上,既學到知識,又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遊老師從來都是像媽媽一樣,全方位地給予關懷。”
作為自動化專業帶頭人,遊曉明老師積極投身專業綜合改革和創新⚠️,形成適用於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在專業建設中🤽,全面貫徹“三全育人”🦤,堅持立德樹人,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創新和完善學生思政教育模式,構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新型學生思政教育、管理、服務體系🏕🤞🏽。
遊曉明老師長期從事智能信息處理理論及應用研究,近年來,重點開展機器人系統及其應用研究工作。2016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項🍂,目前,已經在國內外重要計算機學術刊物(SCI,EI收錄)上發表論文100多篇🧑🏻🍼,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一項,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點項目一項🎅🏻🧖🏻♀️,並獲批專利2項。
遊曉明老師已連續16年組織和指導大學生數模競賽和10年研究生數模競賽👳🏻,所指導的參賽學生曾分別獲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二、三等獎和上海市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二、三等獎等名次。遊曉明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傾心付出,也獲得了學生豐碩的回報,帶教的研究生中🥭🔨,13名研究生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1名研究生獲寶鋼獎學金,指導的學生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各類競賽獲獎20余項🍓,學生相繼在電子信息類重要期刊(SCI、EI、核心)發表論文50余篇💤,獲實用新型專利2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項。(奚崢皓)
化學化工學院黃立梁老師:不畏勞苦方能達到光輝的頂點
“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嶇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勞苦的人們💨,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這是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的名言。黃老師也經常用這句話激勵我們。他說,“任何一種藥物的發現都不是靠走捷徑實現的🐖,尤其是現代合成藥物。”在開討論會的時候,他經常告訴我們,研究藥物的方法很多,設計、合成是基礎🧑🏿🍳。如何用有效的方法去解決新型藥物的合成,除了借鑒文獻以外,更多的需要實踐🧑🏼🦱。所以😅,做實驗就成了我們理工人的家常便飯👨👩👦。
初入實驗室的時候,我腦子裏一片空白,不知道從哪裏下手,雖然有師兄師姐的指導,心裏還是沒底,黃老師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輕松的對我說🏸🦵,“小謝,有啥問題🥥,我們一起討論,我每天都在實驗室✔️,這樣可以共同進步啊🦃🎍!”聽完這話,我的疑慮和困惑頓時打消了一大半🆓,自此以後,有啥問題我都會向他請教👮🏼♂️🧛🏻。他為我和師弟師妹講解實驗細節,遇到危險化學品操作😷,他必定親力親為🧖🏼♂️🤷🏻♂️。這些,我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練在手上,我的實驗技能和科學研究水平也不斷得以提升。
攻讀碩士期間,在黃老師的指導下,我完成了多篇SCI論文和專利的發表🫵🏿,在畢業之前,順利的申請到了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基金,即將去往我夢寐以求的高校深造。此時,黃老師又叮囑我說,“出國了,新的起點,新的高度,新的責任,要像老一輩科學家一樣⚔️,勿忘國,勿忘本💆🏽♂️,早日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是的👩🏽🦲,我一定會牢牢記住這些話。這裏🦐,再次感謝祖國🏂🏼😘,感謝母校🧘🏽♀️,感謝恩師🧒🏼!
黃老師🕵️♂️,我身邊的好老師這個稱號不僅源於他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更因為他專心致誌的做事☘️,默默無聞的奉獻。
疫情期間,生活物質極其匱乏。黃老師便給我們在校學生打電話🙍🏻♀️🖼,問寒問暖🏊🏽♂️,關懷備至,多次為我們在欧陆教育超市無償購買生活物質,在了解其他導師的學生有需求時🤾🏼,黃老師也熱心的為他們選購。有些同學的電腦、書籍等物品由於封鎖無法及時帶回宿舍🚴🏻♂️🍗,我就聯系黃老師,他不厭其煩的打包🤹,聯系後勤及時運送到大家手裏🤵。連續三個月,他以校為家,哪裏有需要👩🏫,哪裏就能看到他的身影。新冠疫情進入常態化管理後⇒,研究生能夠進實驗室工作了💁♂️,他按照欧陆和學院部署,積極落實每日三巡查製度👩🍼,每天對到校學生和離校學生進行核對清點,晚上學生離開以後,又對學院公共區域和實驗室進行巡查、消毒🫱🏼🏇。
今年夏天✏️,上海持續高溫👨👨👦,為了指導我們做實驗🏄🏿♂️,黃老師堅持每天與我們在實驗室“蒸桑拿”。他說,“夏天天熱是正常的🧏,多喝水,出汗了等於排毒了🏮,減肥了,也讓我們精神了。來到了欧陆⏰,欧陆就是家📿,家就是欧陆,我們要像愛家一樣愛我們的欧陆。”是的🥑,高溫天並不可怕,只要心中充滿愛充滿希望👙,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麽呢🚵?
在我即將離開母校🔭👩🏻🍳,離開祖國🎁,去海外攻讀博士研究生的時候,我想借用《論語·述而》中的一句話送給黃老師,“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師恩難忘,難忘恩師!(謝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