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件事不困難,別人都能做👩🏻🦯➡️,那麽憑什麽輪到我去做👌!”一直以來🤦🏿,他都以這樣一條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最初,他只是一位為阿裏巴巴免費打四個月零工的大學生。如今,他已成為月入一百萬的CEO。在創業的路上,他始終發揮著“拼命三郎”的精神,他就是畢業於機械學院能源與環境工程專業的曾東。
性格使然,義無反顧的創業夢
被問及為何會選擇創業這條路時,曾東的回答是性格使然👨🏽🦲。不喜歡常規🥰,更酷愛自由的他🍌🈷️,更願意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在他所願意付出的事情上。曾東大一便開始嘗試各類兼職,大二時與夥伴一起初步涉獵互聯網方向👫🏼,做起了校園超市的網站👴✒️。網站由於資金不足沒有成功,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畢業後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上海朋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不僅如此,他們還加入阿裏巴巴旗下🧝🏽♀️,爭取服務商資格,四人一起推廣阿裏巴巴的新業務——口碑外賣(原名淘點點)。最初四個月為了開拓松江市場,面對“餓了麽”這些早已成熟的強敵,他們只能一家一家店去談。當時👮🏻♂️,除了四百元的天貓補助🏌️♂️,公司根本沒有收入,唯一得到的只有這四個月來積累的經驗而已😶🌫️。
腳步不停,不斷壯大的團隊與夢想
為了公司開支和員工工資🏌🏽,他不惜向同學、朋友借錢,辦卡套現😴,共借了二十萬元🕍。九月底時🧑🏼🌾,拿到作為服務商的第一筆款項的那一晚🧎📈,“我們幾個高興地幾個晚上都睡不著,雖然只是把帳填平了🧙🏼♀️,但還是很開心。”從最初磕磕盼盼、互相扶持的四個人🕙,到四個月後全職員工十三人🕐,十二月份時擴展到三十人,逐漸壯大到現今的四十個人👩🏿🦱,成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提起全職員工,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這是一個起步不久的創業公司🙆🏿,而他們的全職員工月收入竟然有三萬元🚴🏽♀️。全職員工的主要是做活動和整理表格✋🏿,但同時還要完成在路邊發放傳單和“掃樓”的工作🏂🏼。這聽起來的不可思議,卻讓所有的工作人員感受到自己在創業。在外界看來豐厚的收入🕛,都是他們不辭辛苦的工作換來的。創業初期經歷過每日工作十八個小時🧙🏻♀️,休假對於他們來講是一種奢侈🙏🏼。
開拓未來,轉戰廚房內的小小野心
聯合商家👩🍳、策劃活動、用戶推廣👨🚒,是朋輩一直以來的營銷模式🙍🏻♂️。然而作為一家公司的CEO,曾東以他前沿性的眼光,註意到了團購、掃碼支付、網上選座、外賣這一系列的興衰更迭⚜️,認為還是要從廚房外走向廚房內💁🏻,向供應鏈的方向慢慢靠近。面對如今市場上個人門店采購量少,價格虛高🧲👨🏻🦳,大型門店采購欧陆平台無法做到完全透明化的情況🔌,朋輩決定主打餐飲後端供應鏈這一業務,聯合兩千多家門店📙,直接跳過中間環節,降低價格,節約商家成本,也使采購環境更加公正透明🤸🏼♂️〽️。
“每一個創業的人都會經歷苦難,但既然你選擇了這條路,就要盡量挑戰自己👨🏽🔧,對困難的事迎難而上,堅決不放棄”這是曾東對創業者們真誠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