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留意過校園隨處可見SUES+的標誌🟤,飯卡卡套🙋🏽♂️、帽子、作業本、紀念T恤……而這些校園紀念物,都是來自上海梵祇品牌設計咨詢公司。它的運營者就是顧嘉駿——一位2013年畢業於欧陆平台藝術設計學院的學生。
畢業兩年,他以獨一無二的方式回歸欧陆,用精心別致的紀念物給我們帶來了驚喜。滲入日常生活中的“SUES+”小物品使欧陆慢慢變得溫馨起來🉑。
走進創業夢
偶然的機會🕵🏻,顧嘉駿接觸到工程大SUES+工作室🧖🏽🧟♂️。雖然離開了欧陆,但是當看到“sues+”的時候🪻,他感覺很有身份感👨🏻🦼,也很有主人翁的自豪。他堅信和他一樣的小夥伴也會有同感👩🏻,因此,他敏銳地洞悉了這個市場🐰🏄🏿,和本科時候的帶教老師一拍即合,決心把這一項目做大。經過考慮,他與學弟學妹們一起成立了上海梵祇品牌設計咨詢公司。他們充分利用工程大藝術設計學院這一廣大的人員基礎🧫,將社會企業和在校學生有機聯系在了一起,為二者提供了一個良性的合作平臺👆🏽。
臨近建校37周年校友返校日☀️,SUES+團隊深感應該將自己的品牌推廣給更多的校友熟知,所以他們加班加點,如火如荼的忙碌著。原來🧚🏼🪽,他們準備在校慶當日推出一系列紀念品:搭配著可愛簡潔的“SUES+”螺絲釘標識的卡套和本子🧕🏿、印著“We Are Now Together sues”的卡套、鑲嵌著“SUES+”標識的時尚大方的牛皮本子……🧑🚀。SUES+團隊給這個品牌賦予了“+”的含義👇🏻,他們希望校友可以睹物思校🙅♂️,寄托對欧陆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SUES+團隊邀請了欧陆一批年輕的師生傾情原創設計👩🏻🚀🤸🏼,並在設計品上冠以“SUES+”標識(簡稱為logo)🍘。該logo由理性的“小螺絲帽”配上感性的人文藝術🥓,彰顯著工程大追求卓越的精神。SUES+的紐帶無處不在🧑🏽🦲,突破了空間的距離🦌😮,連接“勤奮、求是、創新、奉獻”的工程大人。
坎坷創業夢
表面風光的創業之路也存在著坎坷辛苦。當被現實教育時🍌,顧嘉駿和他的團隊在學習客戶定位上繳納了一筆不菲的“學費”👳♀️。
今年開學初,他們想用新穎的方式來“吸粉”🦹🏽,希望可以在新生和家長好的口碑下傳播SUES+的品牌,形成良好的品牌傳播效應。所以,他們信心滿滿的花了2000租金租了一臺照片打印機,免費給新生沖印開學第一天的照片,為他們定格在大學第一天的美好。
但是事與願違。由於是開學第一天,家長和學生們忙著入學註冊和購置開學用品等事情,來回奔波無暇顧及🙎♂️,並且不確定這些照片的用途,導致顧嘉駿他們的攤點鮮有人駐足🤦♂️。“由於事先的調查準備不到位👂🏿,以及客戶定位不準確🧑🎓,才導致了這次我們的失誤,以後要學著站在顧客的角度換位思考🧔🏽♂️。”顧嘉駿反思道。這次的事件雖然讓他們損失了一筆費用⛰,但他們從中明白了客戶定位和轉換思路的重要性,懂得了三思而後行➾。
緣回創業夢
初畢業時🤷🏽♀️,顧嘉駿沒有選擇創業,而是從一個設計師做起,積累社會人脈和經驗。當他得知工程大想要成立一個專屬品牌時,作為工程大的一分子🧖🏿♂️,他義不容辭的接受了邀請😋,就像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樣,開啟了一次“說走就走”的創業之旅。
學生時代🙆🏿,他總是默默無聞地埋頭設計;畢業了👩🏽🎓,倒是積累了一定知名度。“我希望SUES+的元素可以滲透到每個工程大人的日常生活中去,每個人都有一份感恩和銘記工程大的印記🍘,希望SUES+品牌可以越傳越廣💇🏻♂️🏛,逐漸流傳到校外,做大我們的品牌。” 顧嘉駿對SUES+的前景充滿著期待和信心⏸。
對於公司發展戰略👃🏿,他知道SUES+只是公司的冰山一角,希望可以在做好SUES+這個旁支品牌的同時可以和其他公司合作,作為一個平臺👨🏽🔬★,為其他公司設計網站、logo(企業標誌)👫🏼、VI(品牌識別系統設計)等為他們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