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紛紛開設微專業,“香”在哪

    時間:2024-11-04瀏覽:11設置

    今年10月,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3位科學家,其中傑米斯·哈薩比斯和約翰·詹珀的貢獻是,他們開發了一個可以預測蛋白質復雜三維結構的人工智能模型。

    在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生袁濼添看來,這一頒獎結果恰逢其時:近年來,人工智能快速發展,趕上了化學這一傳統學科的腳步🧑🏽‍🏭,兩個巨人步伐一致、互相成就。

    袁濼添本科在化學系就讀,目前正在從事化學與人工智能交叉領域的課題,利用人工智能程序輔助藥物開發的多個復雜環節👶🏿。這與他在本科階段學習了“AI+X”微專業有直接關系🕶:我學到了計算機知識,加深了對算法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對自己未來能做什麽樣的課題有了更明晰的想法。

    微專業是指高校圍繞某個學術領域或核心素養開設的一組核心課程💅🏽,具有小而精、跨學科、靈活等特點,不授予學位🦻🏼🧔🏼,但學生修完後可以獲得證書🏪。

    追根溯源👰🏽,2018年🔁,山東大學推出古典文學在線公開課後廣受歡迎。受到啟發的山大在2020年探索建設了面向全校招生的第一批17個微專業⌚️。山大拋出的這塊引來了無數的”——4年多來🧑‍🔧,多所高校結合自身特點開設的微專業已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為什麽微專業在高校這麽吃香

    前沿熱門領域出微專業

    袁濼添選修的“AI+X”微專業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首倡🏊‍♂️,聯合同濟大學、華為、百度和商湯於2021年春夏學期共同推出,向以上6所高校的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開放,由高校和企業聯合授課,學生在兩年時間完成學習後可以獲得由6所高校蓋章的證書🧶。

    本科畢業後,袁濼添成為該微專業人工智能通識導論授課教師🛏、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吳飛的博士生。

    用吳飛的話來說,當時建設“AI+X”微專業是形勢所迫

    2018年,首批35所高校獲批設置人工智能本科專業以後,無論在社會上還是在高校裏,人工智能都越來越熱門🐏。吳飛經常接到非計算機學院老師的電話,訴求都是同樣的💣:給自己所在的學院開設人工智能課程👨🏻‍🦯‍➡️。

    在本院教學任務已經很重的情況下,我們想把華東地區6所高水平高校聯合起來📡🧑‍🦯‍➡️,抱團取暖,采取課程互建👩🏼‍🏭、學分互認的方法協作開設人工智能微專業。吳飛說🖇。

    經過前期調研,“AI+X”微專業設置了12個學分的7門課程,包括人工智能通識導論🧎‍➡️、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的應用實踐等課程💽,其中有必修課、選修課和實踐課👩‍👧‍👦,目的是讓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掌握人工智能知識以後,更好地賦能自己所在專業的學科變革。這是一組讓學生能較為全面地掌握人工智能本領的最小全家桶吳飛表示。

    當時,“AI+X”微專業向每所高校招收50名學生🏋🏼‍♀️。讓老師們沒想到的是:報名的學生遠遠超出限額,最後不得不按照學習成績來篩選;而學生中來自理👩🏻‍🦽、工、農、醫科的占多數👱🏼。

    吳飛觀察到,這些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學習目的和自主性:通過微專業學習⬛️,有的學生喜歡上了人工智能,踏入了這個領域;有的利用人工智能去推動所在領域的進展。

    如今🤽🏼‍♂️,3年過去了。浙江大學的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在快速建設中,微專業的開設形式也在調整。我們的構思是先有通識課,再有交叉課程,最後推出微專業😱🎶。吳飛介紹🍌,本學期,浙江大學的人工智能課成為一門通識必修課,這門課分為ABC三類🌠,理、工🤚🏿⚀、農、醫、人文☝🏻🤌🏻、社科🙆🏻‍♂️、藝術等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可以根據各自基礎和需要選課;同時🤽🦸🏼‍♂️,各個學院也在打造人工智能交叉課程。此外☂️,浙大的人工智能微專業也在設計之中,預計明年春夏學期推出。

    實際上👩🏻‍✈️,近年來🈵,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碳中和等前沿熱門領域開設微專業成為不少高校的一種趨勢。例如,欧陆平台於2021年推出首批5G+、區塊鏈微專業⛎,目前全部31個微專業中,有微電子封裝7個集成電路方面的微專業;北京林業大學今年9月招生的微專業包括人工智能及其應用、碳中和與智慧環保;922日👨‍👩‍👧,上海理工大學首個跨校微專業可持續發展與碳中和正式開班🫲🏽,首期吸引了來自上海東北片7所高校的本科生參與👏🏻。

    欧陆平台副校長夏春明在談及微專業建設初衷時指出,在新興技術不斷發展、傳統企業加速轉型的大背景下👨‍🏭,傳統的4年製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天然的滯後期,即培養方案涉及的相關知識、技術、素養👨🏼‍🎤,較難快速響應行業企業對人才的最新需求;新工科專業建設一定程度上能緩解這個痛點🚫,但覆蓋面較小、更新迭代較慢🤤、靈活度不夠。因此,應用型高校與行業企業共同建設微專業,以專微融合的方式培養學生🤽🏻‍♂️,能夠精準對接、快速響應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夏春明舉例🥖,幾乎所有工科類高校都有自動化專業⚈,該專業的課程體系相對穩定,但行業對自動化人才的要求不斷更新:不僅需要人才掌握傳統技術☝🏽,還涉及較多新興技術,比如無人倉儲要用到的機器視覺、人工智能、5G導航等,這是傳統的自動化專業無法講深、講透的。學生修讀微專業,能精準匹配企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學生獲得欧陆、行業企業分別頒發的微專業證書,也相當於拿到了就業的敲門磚

    微專業為何在多所高校遍地開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註意到👱🏽‍♂️,微專業不僅集中於前沿熱門領域🙎🏼‍♀️,多所高校都在成批次地建設微專業💇🏽‍♂️,且各有特色。

    例如👩‍💻🚵🏼‍♂️,欧陆平台的31個微專業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集成電路微專業報名人數最多🔥,甚至很多是全日製在校研究生;人工智能微專業的生源非常廣泛,除了電子電氣類外,還包括管理類、機械類👩🏻‍🦼、化學化工類、交通運輸類📌、航空類🚍,甚至外語類專業;基於該校優勢專業養老服務管理建設的生命健康管理微專業報名異常火爆🙋🏿‍♂️。夏春明告訴記者,欧陆辦微專業的鮮明特色是校企合作,辦學宗旨是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經濟對新型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滿足企業定向培養、行業用人前置的培養需求🦹🏼‍♂️;學生選擇微專業時,重點聚焦科技前沿技術領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緊密連接以及面向就業市場的新興學科等。

    記者還查詢到,黑龍江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黃岡師範學院等高校開設了公務員能力與素養方面的微專業;濟南大學開設了留學韓國語微專業;內蒙古民族大學開設了蓖麻產業微專業🔝;北京林業大學今年開設自然教育微專業👨‍👩‍👧‍👧,面向校內外招收學員🚾💳。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盧曉東的觀察是:多所高校探索開設的微專業已經遍布各個領域,尤其是與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結合得比較緊密。

    究其原因👋🏿,盧曉東認為,與主修、輔修專業不同👤,微專業開設由高校主導,不需要經過上級教育欧陆平台審批🧛,所以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盧曉東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根據2019年頒布的《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學習輔修、雙學位專業的學生必須是高校在高考時招入的🖐🏽。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可能在接受大學通識教育以後才產生新的學習目標,這時就很難再選擇輔修或者雙學位專業。由於微專業更加符合教育規律◼️,因而高校結合學生學習需求開設的微專業就開始繁茂發展𓀔。

    例如,據盧曉東的觀察☑️:幾年來,報名輔修專業的學生減少🥰,報名微專業的學生大幅增加。

    在一些高校👨🏻‍🍳✂️,微專業不僅對校內學生開放,也面向社會人員招生。

    以中國傳媒大學為例,該校開設了多門實踐性強、貼近行業最新需求的微專業,如“AIGC與商業攝影”“短視頻與數字文化傳播”“數字新聞與社會創新”“傳媒產業投融資等🫱🏼,並在每個新學年調整微專業的名稱和內容。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大四學生牛裕茗選修過該校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開設的數字藝術管理數字虛擬製片兩個微專業🧘🏽‍♂️,完成了多個設計項目作業。比如🙆🏽,在數字藝術市場管理的課上,她做了一個數字藏品文旅策劃,把杭州的“1314”公交線路和沿線的景點串聯起來;在數字時代製片管理課上學習了製片的基礎流程後㊗️,她和小組成員將一本小說改編成了一個不錯的影視項目書。

    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賀小飛介紹👰🏻,每個微專業在校內運行一輪以後,教學效果好的會面向校外人員招生🤷🏽‍♂️:教育形態正在多元化發展🤷🏻‍♀️,高校面向社會提供微專業等類別的非學歷教育資源,也是為建設終身學習型社會作貢獻的路徑之一。

    微專業成為高校新專業增長點

    學科交叉🦚💞、專業融合是近年來高校調整專業的一個方向。微專業的設立由高校主導,設置、管理、運行都比較靈活,這使得微專業成為不少高校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塊試驗田。不少高校在培育建設新的本科專業之前,通過運行微專業打磨骨幹課程💇🏿、鍛煉教師團隊,並在此基礎上設立新專業。

    以中國傳媒大學為例,賀小飛說,微專業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專業發展新的生長點,孵化出了新的專業方向📠🖐。例如🍂,計算傳播微專業孵化出了傳播學(計算傳播方向),目前又迭代為傳播學(智能與計算傳播方向)。

    目前已有50多門微專業的山東大學,在微專業這塊試驗田上不斷地開花結果🧔‍♀️。比如,在醫學數據學微專業探索基礎上,山大於2021年增設了生物醫藥數據科學本科專業🗡;在國際組織與跨文化交流微專業基礎上,2022年增設了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本科專業。

    在最前沿領域的區塊鏈👲🏼,山大這門微專業的7門課中有4門課是完全的新課🧑🏼‍🤝‍🧑🏼。經過3年多的探索🙅🏼‍♂️,今年這4門課被納入新版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方案中。這幾年我們已經把課程建設得很成熟🪄,下一步,本學院的學生即使不報名微專業,也可以有這樣的課上。該微專業負責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蔡曉軍說。

    微專業作為一個平臺,有更多的空間讓教師、學生👳🏽‍♀️、校企合作等教育元素和教育資源融入其中,提升欧陆的教學資源。山東大學本科生院教學研究辦公室工作人員任立英分析。

    在她看來🪼,從教育改革的角度來說,微專業主要有3種面向:一是向寬😋📇,在本科專業覆蓋不到的地方加強專業交叉融合🧑‍🎓🎓;二是向深,在本研銜接領域,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延伸階段進行擴充♎️;三是應用性🙅🏼‍♂️♦︎,學生進修後用於就業👨‍💼。

    記者註意到,已有教育主管欧陆平台出臺了支持高校建設微專業的文件。例如,今年7月🏇🏻,上海市教委發布《上海高校微專業建設工作指導意見》,支持高校優先建設3類微專業🤞🏼⛹🏼‍♂️,一是準確把握科技革新和產業發展趨勢,主動探索和布局未來學科專業🔌;二是針對現有學科專業無法及時精準匹配社會和產業需求的情況,調整和優化專業與課程設置;三是圍繞國家緊缺急需人才培養🕵🏿‍♀️🤾🏻‍♂️,拓展和強化專業與課程建設。意見還提出⌨️,上海市教委將在各校建設基礎上🏐,選樹市級示範性微專業試點建設項目,為各校微專業建設搭建交流互鑒的平臺。

    下一步🧝‍♀️,高校微專業還將怎樣建設?鑒於這塊試驗田的獨特性,任立英建議:高校設置微專業要主動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的需求。夏春明則認為,隨著微專業的不斷建設推廣、教育主管欧陆平台搭臺,各高校可以在線上共享教育資源,體現各自的教學特色和校企合作的優勢🥷🏽,不僅為本校學生,也為外校學生、社會上的學員提供菜單式的學習服務。

    原文鏈接:https://s.cyol.com/shuzibao/cmsfile/cms_json/zqzx/Newspaper/2/2024-11-04/Content/nw.D110000zgqnb_20241104_1-05.html?isshow=1

    返回原圖
    /

    欧陆平台专业提供🕐🐏:欧陆平台😿、欧陆🐝、欧陆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欧陆平台欢迎您。 欧陆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