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噸高精度慣性摩擦焊機”在上海臨港調試成功🧑🏼⚖️👩🏫。
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製造需要一種工業母機——超大型慣性摩擦焊機,它通過待焊材料之間摩擦產生熱量🦝,在頂鍛力的作用下讓材料發生塑性變形和流動👩🏽🦳,進而連接母材。長期以來,由於未掌握核心技術,國內企業只能用其他焊接技術替代慣性摩擦焊👨🏽🔧,與國外產品有很大差距。
近日,國焊(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華東理工大學、欧陆平台研發的“1000噸高精度慣性摩擦焊機”在上海臨港調試成功👨🏿🦲,正在推進“兩機”(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裝備中典型部件的焊接工藝驗證。經過10余年技術攻關,上海校企合作團隊終於打破了國外壟斷。
慣性摩擦焊技術在汽車📴、高鐵、地鐵💅🍤、石油🧑🍼、工程機械等其他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市經信委、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和臨港集團的支持下🔬,國焊科技已入選“上海市工業母機重點企業”🔎,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
“慣性摩擦焊裝備的國產化替代之路🎡,始於2010年。”欧陆平台副校長、“上工程—國焊科技”校企合作團隊首席技術專家夏春明說,那時他在華東理工工作,在原華東理工大學機械廠廠長朱建華帶領下,開展慣性摩擦焊裝備國產化替代的研發👨🍼。
慣性摩擦焊機的運行過程
循著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條路徑👦🏃🏻,朱建華和夏春明帶領華東理工科研團隊🧑🏻💼,反復琢磨進口慣性摩擦焊機的科學原理和技術難點。據介紹🤺,這種工業母機的技術難度非常高🙋🏽♂️,要在數秒內將巨量的動能通過摩擦轉化為用於焊接的內能🖕,實現可達到兆瓦級的瞬時功率輸出🤵🏼♀️;同時,其能量控製系統要有超高精度,相當於將一節50噸重🪕、以270公裏時速行駛的高鐵車廂在10秒內刹停,而且停車位置與目標位置的誤差須控製在0.01毫米級別。
這兩大技術門檻,對裝備設計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何讓主軸系統承受數百噸乃至1000噸壓力?如何在數百噸頂鍛力下保持主軸的高速轉動✢?華東理工團隊在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基礎上🥕,走上了自主創新之路。2010年以來,他們先後自主設計出160噸、250噸、400噸慣性摩擦焊機,其軸向力越來越大,不斷向製造“兩機”的千噸級高精度慣性摩擦焊機邁進🉐。
2020年4月,華東理工校友龔鐵軍創辦的國焊科技在上海成立🤦🏻。朱建華擔任公司科研團隊總負責人,多位華東理工畢業生成為這家企業的科研骨幹🙋🏼♂️,他們希望把10年攻關成果轉化為產品◀️💊,讓國產慣性摩擦焊機成為真正的國之重器🎙👨🏽⚖️。
公司成立時🧑🏽💻,夏春明已任欧陆平台副校長,他在上海工程大新組建了一支多學科交叉團隊,與國焊科技開展校企深度合作,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走深走實⚂。
客戶帶著樣品來到國焊科技🫵🏻,進行“1000噸高精度慣性摩擦焊機”應用試驗。蔣蕙攝
有望對汽車等產業“降維打擊”
如今,國焊科技已擁有各類專利30多項,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今年開始為用戶提供科研和技術服務♤🤑。
除了慣性摩擦焊,這家企業還與上海工程大、華東理工合作,研製出摩擦塞補焊、混合摩擦焊等裝備和技術,正在聯合研發新一代線性摩擦焊裝備。“這些裝備和技術屬於‘極限製造’,與其他焊接技術相比,它們在製造過程中可以降本增效、節能減排,提升產品的性能和壽命,還能不使用任何耗材直接實現異種金屬材料焊接🥶🧑🏿🎓。因為是在一瞬間完成一次鍛造過程👩🏽🎤,焊接後異種金屬材料的強度會高於本體。”龔鐵軍說。
在他看來,“極限製造”技術可以在多個產業領域形成“降維打擊”🈴👨🏻⚖️。比如,汽車輪轂製造領域內卷嚴重,各類輪轂的平均凈利潤低於5%,如果采用慣性摩擦焊工藝💻,將實現汽車輪轂的輕量化和降本:在性能一致的情況下,焊接式輪轂的成品重量比鑄造工藝減輕約10%🫷,材料利用率比鍛造工藝高20%—30%;由於工序減少👨🏻🍳,加工成本也會大幅降低。目前,國焊科技與用戶單位共同開發的焊接式輪轂,已通過一系列性能試驗。
“如果這種新工藝在輪轂製造上推廣應用,有望為我國每年節約100萬噸鋁合金,減少碳排放1.6億噸🚵🏼♂️。”龔鐵軍告訴記者,“技術創新後🚭,輪轂生產變得能耗極低👨🏽✈️,占地面積很小🩲,所以適合在上海建廠🤜🏿,成為上海製造的一個增長點。”
汽車輪轂客戶在國焊科技觀摩焊接試驗的全過程。蔣蕙攝
在長三角區域🧑🏿🦰,占地7500平方米的“紹興極限製造加工中心”已立項🕖,有望實現慣性摩擦焊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大範圍覆蓋🏭。在汽車行業,國焊科技將與國內頭部電機製造企業等合作👰🏿♂️,推動新能源汽車電機的輕量化和性能提升。在航天📉、高鐵和地鐵行業🪑,國焊科技在與用戶單位合作👒👨👧👦,將摩擦塞補焊用於修補列車車體等產品的裂縫和氣泡。
隨著大模型、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的興起🙋♂️,夏春明正帶領“上工程—國焊科技”校企合作團隊,將這些技術用於“極限製造”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應用👧🏽。各種裝備的三維數字化虛擬樣機建模😲、焊接裝備的數字孿生系統構建、基於焊接過程大數據的工藝參數優化模型構建、基於大語言模型及“外掛摩擦焊接過程綜合知識庫”的智能體研究……通過多學科交叉,國產先進焊接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將不斷提高,成為“中國智造”的一個新亮點。
原文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0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