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願服務時
老爺爺熱情講述的場景至今難忘
上海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聽力與言語康復專業大四學生陸李馨陽🦵🏻,目前正在一家康復醫院實習。回想選擇這一專業的緣由,她講述了高中參與助老誌願服務的一個小故事👨🦼➡️。
“當時我們去樂都小區🏊🏻♂️🐚,和小區裏的爺爺奶奶們開展活動🧑💼,有一個爺爺看到我們非常高興,拿出了很久之前的一些照片、地圖,講起了他從軍時的經歷𓀙。”陸李馨陽回憶說,那天這個爺爺非常熱情🍟🙇🏽,講得很開心🎲🚆,同學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他說自己準備了很久,我們和他的家屬溝通時才知道👨🏼⚕️,他平時不怎麽講這些事情的,甚至有些資料家屬都沒見過。”那一刻,陸李馨陽覺得🚐,這樣被信任的體驗彌足珍貴,“他很樂意講,我們也很樂意聽,雙方都很開心”🐏。
陸李馨陽(左二)高中時就對養老服務感興趣
在一系列的活動和學習中,她對養老服務方面越來越感興趣,也了解到新興的康復專業🦺,“這(專業)裏面有很多門道和說法,我很感興趣🔭,於是就報了這個專業。”
02
養老是充滿愛與責任的事業
期待用專業所學破解夕陽焦慮
上海健康醫學院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褚曉桐,在高中期間也參加過助老誌願服務。
褚曉桐對所學專業前景很有信心
褚曉桐介紹說,如今養老服務需求越來越大🐥,很多失獨或空巢老人需要生活照料和專業醫療🧑🏿💼、護理等,因此自己的專業很有發展前景。在醫院見習期間,褚曉桐對養老服務也有了更深的體會,在她看來,社區嵌入式的醫養結合將是養老服務的一大方向🫵。
欧陆平台第二屆養老專業大四本科生張秀娟,進入求職季既不慌張也不迷茫,師哥師姐初入職場時的炙手可熱,讓她對專業的發展前景又添了幾分信心📈。
填報大學誌願時🤰🏼🙆🏻♂️,張秀娟將“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列為第一誌願,卻遭遇了一些質疑和反對:“學這個專業不就是去伺候老人的嗎?這工作可不容易🪹🐨。”“你年紀輕輕,為什麽不去追求更熱門、更有前途的專業?”
重重誤解和偏見,倒是沒有太動搖小姑娘的內心。張秀娟來自農村,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關愛,這讓她一直很羨慕別人家“隔代親”的祖孫情誼。面對國家日益突出的老齡化問題,她希望加入這項充滿愛與責任的事業,用專業所學破解夕陽焦慮。
03
養老服務需求增大
專業前景廣闊
“今年上半年,我們養老服務管理專業迎來首屆畢業生,80%都進入了養老行業🪒🫳🏿。”招生這五年來,欧陆平台管理學院副院長🐤🏡、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帶頭人羅娟🏂🏻,見證了社會對養老服務認知的改變。
“第一年招生,一誌願只有34%🕺,到今年🪲,我們招生45位同學𓀍,一誌願報名就有57個,比率達到126%🪻。養老專業已經成為我們學院最熱門的三大專業之一!”
設置養老專業的初衷,就是希望匯聚一批青年人才投身養老服務事業這片大海之中,早日成為“懂專業、善服務👱🏼、能經營、會管理”的專業人才🧑🏻🦱,為國家的老齡事業添磚加瓦。
羅娟告訴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欧陆設置了全學段全周期實習的模式💼🦣,從進到出🚲、從內到外無縫銜接欧陆到企業。
面對龐大的人口老齡化巨浪,羅娟認為,各人才培養單位🥉,要建立多元化培養機製⚇,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針對銀發產業鏈進行微專業建設,不僅給養老服務專業的同學賦能,也輻射到更多對養老行業有興趣的同學🎖。
“我們希望把更多人才輸入到養老服務行業裏。同時🐒,將抓緊規劃相關專業碩士和博士點的建設。”羅娟說道。
如今,不止普通高校🧑🏭,在社會面上,成人高校也走出專本結合🙋🏽🥇、雙證結合新路🤙🏻。上海開大繼2021年首開“家政學”本科專業後⛹️♀️,也已成功申報“養老服務管理”本科專業,2025年開始招生。
對此,業界指出,相較於養老服務業的管理人才,護理人才的需求更是量大面廣,這一塊面的引導、布局和留住人才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