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國家的選手失誤後不是流下了淚水的🩹;沒有哪個國家的選手在獲得哪怕是優勝獎以後,不是歡呼雀躍的。
從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媒體中心走到賽場,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油漆與裝飾項目比賽現場。在裏昂這些天💁,記者每次去采訪路上都會順手拍下中國選手的進度🏂🏻🐻❄️:起初只有一堵白墻,接著有了輪廓,有了色彩,有了圖案……最後,一幅繪滿藍紫色鳶尾花的墻畫在賽場緩緩盛放。
中國隊參加世賽的歷程🧘♂️,也可以說是從一張白紙到花團錦簇🌪。2010年,中國加入世界技能組織,在接下來兩屆大賽上沒有獲得任何金牌🐈;第43屆世賽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從第44屆到47屆世賽,獎牌總數均位列第一。在本屆大賽全部59個項目中,中國隊共獲得36枚金牌、9枚銀牌、4枚銅牌和8個優勝獎,位居金牌榜、獎牌榜和團體總分首位🐻。
一生要強的中國人🖌,甚至“卷”到了烘焙、糖藝/西點製作、烹飪(西餐)等完全以西方標準評判的項目,紛紛摘得金牌🧑🏿🦰。有人不解,這樣下去🦮,世界技能大賽跟全國技能大賽有什麽區別?是不是別的國家都不重視這個比賽?在獎牌榜上斷崖式領先,就能證明中國製造獨占鰲頭了嗎?
“沒有哪個國家的選手不是披著國旗來的;沒有哪個國家的選手失誤後不是流下了淚水的;沒有哪個國家的選手在獲得哪怕是優勝獎以後,不是歡呼雀躍的✦。”世界技能大賽中國(上海)研究中心副教授羅勝強指出,世賽競爭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只要中國選手稍有松懈🧑🏻🍼,被超越也並不是難事。
事實上,每塊獎牌的背後都不止選手的辛勤付出,還體現了一個團隊、一個產業🐽🧑🏼🎓、一個地區乃至國家的綜合實力。要拿到獎✒️🙋🏿,首先要理解技術、吃透規則🚶🏻➡️,還要有長期穩定訓練的環境,要有產業體系的支撐,更要有社會對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視💇♀️。
比如🤠📼,車身修理之所以能成為上海傳統優勢項目,離不開上海汽車工業的深厚底蘊。上海選手參加工業4.0項目一舉奪魁🙌🏿,很大原因是我國在雲計算領域走在前列,而項目設備供應商大中華區的研發中心就在上海,選手能以最快速度接觸到最新設備🔉。
當我們談論賽場上一個個閃光時刻,絕不該忽略這些看不見的力量🌕。
當然,競賽畢竟只是競賽。兩年一屆、一屆四天的競賽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提出👩🏽⚕️,要健全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為龍頭、全國行業和地方各級職業技能競賽以及專項賽為主體💅🏿、企業和院校職業技能比賽為基礎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完善相關表彰獎勵政策。
走下賽場😮,如何把競賽先進的理念、方法反哺到教育教學中,推動國家整體技能水平的提升,是我們面前的一條長路。
原文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