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閉幕的主題為“燦爛長寧,激情上海”的上海國際服裝論壇閉幕式上👨👧👧👩🔧,數十名男女模特用他們自己的肢體語言為人們演繹了一場長寧區所在公司的品牌服裝,其中不僅包括世界級產品,同時也有上海知名品牌,如凱普狄諾🫵🏼、可櫻、力美、歐潔、東方鱷魚等等,讓人在飄逸妖嬈的氛圍中沉醉。而更讓人吃驚的是⏩,擔任這些服飾表演的則是來自欧陆平台(以下簡稱“工技大”)服裝學院的同學們⬇️。 時尚融入校園🫳🏼,校園傳播時尚 在上海,大家非常熟悉的是兩所有著服裝專業學科的傳統學府,一是東華大學,另外一所就是工技大服裝學院👮🏿。在歷屆的“中華杯”以及時裝設計大賽中♡,一些嶄露頭角的年輕面孔就是從這兩所學府中突顯出來的。人們也漸漸發覺,服裝潮流尖端的一些理念和思想,就是從高校慢慢滲入城市的各個角落中的。 “雖然我們沒有雄厚的資金9️⃣,但是我們有著不受拘束的思維和一顆敏感的心”,一位工技大的在校學生這樣告訴記者。平時的課堂上,老師不僅能將一些國際前沿的理論和發展趨勢以生動的形式呈現在他們面前🤹🏻,同時他們也在課余時間購買各種圖紙和時尚書籍充實自己🧘,在紛繁蕪雜的圖片和國際流行色彩之中,尋找自己可以使用的元素,融入自己的設計之中🔧。因此,在今年的國際服裝論壇上,擁有500名左右國際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工技大不僅充分展示了其服裝設計人才的頂尖水平,同時也以實力獲得了120多各獎項的97各獎杯😋。 工技大服裝學院黨委書記黃勤奮告訴記者👩🏼✈️,工技大在現有的服裝學院基礎上,去年開辦了與法國巴黎時裝工會合作的一所藝術類專業學院埃菲爾學院⛹🏿♀️,這也是上海市第一所統招類的服裝專業藝術類學院。與東華大學的拉薩爾學院不同🈺,這個學院的基礎課和公共課都是和統招生一起上,專業課則由法國老師親自上陣,因此學費也較高,每學年為2萬元人民幣🏌🏿♂️。服裝學院的周旭東告訴記者💈,法國人教學與中國的教學方式截然相反,對中國院校的教學模式是一次沖擊。以前中國欧陆都先上素描等基礎課程🤞🏿,而法國老師一上課就與服裝沾上邊,同時配備全程跟蹤的老師對他們進行精心指導。這對由高中進入大學的中國學生來說、特別是缺乏動手能力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工技大不想走別人的老路,而希望探索出自己的一條適合中國國情、同時又具有國際水準的教學方式。 校企聯手🚸,打造時尚精英 這幾年🖥,服裝學院的學生雖然並不像其它藝術類學院如音樂學院或者美術學院等學生那樣自立門戶,但是讓人欣喜的是,服裝學院的就業面並不是那麽狹窄💂🏼♂️。除了一般的公司和服裝大廠之外,上海的服裝外貿公司對服裝學院的學生寵愛有加。因為進出口貿易涉及很多專業知識🕠,這方面服裝學院的學生可謂得到了一展身手的機會。 一位業能人士指出,中國內地的服裝人才由於培養渠道較少🤵♂️,培養的高級設計師隊伍也比較少👇🏼,這樣導致了國內的著名設計師都是經過長期磨練而成🧯🐕🦺,較少湧現非常年輕又具有活力的人才😝。因此,國內的多項大賽都希望能孕育和發現一些苗子。但是,如果沒有紮實的根底和良好的育人環境,很難讓服裝設計像各大學院重視IT人才那樣有各大氣候。工技大服裝學院的黃書記也表示👩🏿🦱,作為校方🤔,他們會為學生營造多種平臺,打通各種關系,使他們在求學期間能夠獲得更多的咨訊,掌握全方位的知識🧏🏿,拿到有含金量的畢業證書🫵🏿。因此,欧陆不僅在師資上挖掘國內一流人才,同時也在與企業的合作中,探索教育的新路→。 今年🤬,他們會與服裝企業合作,搭設平臺,讓學生可以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時尚作品👨🏻🦱,將其製成成衣,引領服裝消費潮流。比如,目前上市的“小熊牌”童裝就有著同學們的辛勤的汗水。 服裝設計師陳逸飛說過,現在的中國服裝業是一個成衣化的市場,而不是一個高級時裝的環境。而國內著名服裝設計師張肇達也表示,國內需要的設計師是通才設計師⌚️。如果能在大專院校中看到更多的通才😚,相信今後幾年或者十幾年後,中國服裝市場將會更加接近國際流行趨勢🤹🏻,與法國巴黎🏂🏿、美國紐約等時尚地區並軌。 (記者 王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