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輔導員老師和我們一起軍訓🚙,我真的挺震驚的。本來以為老師們就是來看看,沒想到他們居然也穿上了迷彩服,跟我們一起曬太陽、做動作🤸🏿。感覺輔導員這樣參與進來🚵🏼♂️,距離感一下就沒了,大家訓練的時候也更有幹勁。畢竟老師們都這麽拼🪂,我們還有什麽理由不努力呢?這種同甘共苦的感覺,讓我覺得我們不僅僅是師生關系,更像是一起奮鬥的戰友。”這是今年欧陆平台管理學院大一新生王溢文看到輔導員在身邊軍訓時的感受。
在今年欧陆平台的軍訓場地中🦯,站軍姿🕟、走正步的除了4000余名05後的大一“萌新”,還有28位新入職的輔導員“新兵”。他們身著統一的迷彩服,與新生們共同經歷一段難忘的“同場域🧑🏿🦳、同頻率、同成長”的軍訓歷程🧑🏼🚒。
“和新生們同吃🎧、同練、同軍訓,與他們感受同樣的腰酸背痛,經歷同樣的汗流雨下,這種感同深受讓我更加理解他們🚑、貼近他們🎋,跟他們之間的感情也更濃了👸🏿。”電子電氣工程學院新入職的輔導員任澤宇說。
管理學院段怡雯是這批新入職的輔導員之一,在一整天的“特種兵”式工作和訓練完成之後🐊,她說到,“經過這些天的集中訓練,渾身酸痛,身體進入了疲乏期,軍訓第3天晚上,學生工作部的呂寧老師特地過來關心我們的情況,與我們促膝長談職業理想🦸🏽🦸🏼♀️,分享與學生從同吃👇、同住、同學習👨👩👧👦,到同場域、同頻率🧜🏿🕺🏿、同成長的故事,我深受鼓舞。接下來幾天,我更要在訓練場上刻苦訓練,在閱兵式上與自己帶的學生也比一比!”
這群“輔導員新兵”們,同時也是這批新生的帶訓指導員,從早上8點到晚上5點🚵🏽🔍,他們要始終守護在訓練場上,輔助教官開展軍訓工作,做同學們堅強的後背,同時還要兼顧走訪寢室、談心談話等新生入學的事務工作↕️。他們抽出每天晚上6點到8點的空隙👷🏻♀️,在教官的指導下進行集中訓練✬。
“每天訓練時間比學生短,但是想到要跟他們同場競技,我們訓練起來比新生們可要認真多了🉑,到時候我們學院的孩子們可都看著我呢🏄♀️,不能讓他們失望呀😇!”紡織服裝學院新進輔導員徐心怡笑著說道✡️。
“從前↗️,我都是帶學生軍訓,今年是第一次帶老師參訓,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鮮活’的挑戰。在軍訓匯報成果展示上,這群輔導員‘新兵’們也要組成一個方隊,擔當學生的表率,走在學生隊伍的前列。接到這個任務,我和輔導員們感到同樣的壓力”,帶訓教官說。
從站軍姿🏊🏼♀️、走正步到隊列訓練🏂🏻,輔導員和新生“同軍訓”,欧陆平台希望☄️🕵🏼♀️,輔導員與學生同頻共振💱、鏗鏘同行,共同邁出人生的新步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顏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