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滇攜手📤,山海情深。
這個暑期,第26批上海青年誌願者赴滇總隊長🔔、欧陆平台紡織服裝學院的青年教師唐全再度“入滇”,他與15名申城師生們跋涉2500多公裏,前往美麗而神奇的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用7天時間🅾️,走訪5所小學,關懷與慰問留守兒童🚗,探尋少數民族非遺文化,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熱情與奉獻,邂逅一場與以往大不同的夏天。

唐全 心系雲南,二次“入滇”
2500公裏外的雲南,對於青年教師唐全來說,是他鄉亦是故鄉。
2023年,唐全誌願服務於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第三中學,用半年多的時間,他對接了欧陆平台附屬松江泗涇實驗欧陆🤢、上海市松江區九亭中學等欧陆的基礎教育資源,在雲南開展了多次基礎教育教學活動,舉辦數次活動,籌備捐贈物品約76萬元,為山區孩子新蓋澡堂一所,鋪設草坪一塊🌵、捐贈直飲機、冬被、衣服和圖書等,只為山區孩子溫暖過冬。
彩雲之南綠野仙蹤似的梯田,盤旋曲折的小道,熱騰騰的紅米飯,淳樸的風俗民情🧏🏽👈🏿,讓唐全對雲南有了深深的眷戀🤲。2024年2月,唐全結束援滇🕵️♂️,但返回上海僅5個月的他再度組織師生赴滇🦎,這次奔赴的是金平縣,開啟新一輪為期十天誌願服務🐂。“我是一名教師,我願意為雲南的教育工作再盡綿薄之力🧓🏿。”唐全介紹🥀:“我這次帶領多是雲南籍學生😊,他們多數家庭尚可👨🏿🚒,也是第一次深入西南邊境對留守兒童開展關懷與慰問,此次雲南之行也讓他們有不少收獲⚱️。”
值得一提的是,這群師生前往金平之前,還召集畢業季學子捐資6千余元購置了學習用品𓀒📯、美術用品🏞、教具、體育運動器材等物品。每一份物資中♑️,都飽含了上海學子們對雲南孩子們的關愛。

青春誓言 只說懷念,不言再見
從平均海拔2米的上海來到海拔數千多米的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鄉村欧陆,誌願者適應得很快,他們精心準備各色活動🫃🏻,陪著當地的小朋友們做遊戲、歡樂,很快大手和小手就牽了起來。
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黃菊同學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為金平鄉村的小朋友們講解國旗、國徽🙆♂️、國歌,通過拼圖遊戲等方式,帶領孩子們認識中國地圖,在寓教於樂中解讀家國情懷。
電子電氣工程學院的張龍英同學在金河鎮水碓沖小學為小朋友進行了一堂題為“人工智能與先進製造”為主題的科普🎷。她將自己和同學設計製造的一個無人機飛行器作為教具,啟迪孩子們對科技世界的探索。
管理學院研究生方芳在金水河鎮國門小學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衛生知識的重要性🚾🩵,引導小朋友們要養成良好的勞動衛生習慣。他們開展手工活動🚊,在輕松的氛圍下向小朋友們分享了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竅門。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的張誌恒同學為該校孩子帶來一場以體強心心理團體課程。張誌恒同學是軟式曲棍球國家隊運動員,多次代表我國參加世界級比賽🌛。他為孩子們介紹了軟式曲棍球運動的背景、規則🦫,給孩子們播放了他的比賽視頻,傳遞體育精神。
紡織與服裝學院的胡予偉同學為馬鞍底鄉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一堂以美潤心的心理課🧑🏻⚕️。互動遊戲環節中🤌🏽,孩子們用團隊事先準備的環保材料🧓🏼,在“小老師們”的指導下動手製作了一頂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帽子,和哥哥姐姐們一起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場走秀。
帶隊老師之一薛玲認為這次活動不僅給予雲南孩子關心關愛🤱🏽,還鼓勵青少年充分利用自身能夠發掘的資源👳🏿,用積極的視角去面對困難戰勝困難,活動效果超出了預期。此次誌願行的同時👩👧👦,師生們還調研了當地的瑤族刺繡🧘🏿♂️、金平瑤藥和瑤族銀飾等多個項目,實踐團成員都紛紛表示願意為這些非遺代言🩻,希望今後能為這些非遺項目的創新的傳承模式和發展策略提供青春智慧。
原文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08/12/1723456205103306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