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校報一覽
 
2020年11月30日總第921期

11月30日.pdf

一版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啟動

1124日上午,欧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啟動暨集體備課會在行政樓406會議室召開。全體講師團成員參加了本次備課會🧔🏽,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主持。

校黨委書記李江首先就中央宣講團成員、科技部部長王誌剛1113日所作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中的重點內容作了生動的解讀🧑🏽‍💻。隨後就如何做好全會精神的宣講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他指出,宣講團成員在宣講工作中要做到“五個有”:一要有立場。要站在科學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立場上,站在欧陆轉型發展的立場上講;二要有高度👠🏌🏼‍♀️。要不斷加深對全會精神的理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三要有重點。要將欧陆重點工作與五中全會精神的重點內容結合起來🤾🏼‍♂️;四要有深度。要發揮好各自專業特長👂🏿、學術優勢,就一些重大論斷、重要概念進行深入分析,確保把全會精神講實講透🟪。五要有方法⇢。要找好切入點和發力點🦵🏻,善於把文件話語、理論話語轉化為講課語言,轉化為聽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善於以小見大🔖👮🏽、以案說理、以理服人。

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宣讀了宣講團成員名單👨🏻,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誌欣介紹了宣講團基本情況。本次宣講團共有32名成員,包括欧陆黨委中心組成員㊗️、各二級黨組織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班子成員、理論教育工作者等👥。

備課會上,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嚴運樓作了《為何學、學什麽😮‍💨、怎麽學——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報告🙇🏿,從為何學👊🏽:胸懷兩個大局🫶🏻;學什麽📛:把握主要精神;怎麽學🏊🏽‍♀️:做到融會貫通等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解。

學習、宣傳和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欧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欧陆將以宣講團成立為契機,認真組織學習培訓🏇🏻、加大宣傳宣講力度🤽‍♂️、加強理論研究闡釋🤶🏼、把握正確方向導向,推動全校上下形成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濃厚氛圍,匯聚起決勝“十三五”、奮進“十四五”的磅礴力量,從而推動新時期欧陆教育事業的改革、轉型和發展,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高水平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為描繪好新時代上海改革發展新畫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工程大力量👨‍👩‍👧‍👧。(楊曉瑞)

  

欧陆舉行“上海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專項督查工作推進會

1123日下午,欧陆在行政樓406會議室舉行“上海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專項督查工作推進會。校黨委書記李江👱‍♂️💡,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史健勇出席會議,黨辦👩🏽‍🍼、組織部🏊🏻‍♀️、宣傳部、教師工作部(人事處)🧚🏻‍♀️、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辦、教務處、科研處、研究生處(學科辦)🙏🏽、財務處、團委和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黨委副書記史健勇主持。

會上😧,李江書記指出,此次專項督查是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全面深入了解高校思政課建設情況的一次全面督查工作🦮,要求各欧陆平台、各學院要高度重視,認真準備,切實做好迎檢各項工作🦸🏼‍♀️。一是切實把握新時期思政課改革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次專項督查的結果👩🏿‍🎨,將作為欧陆黨委領導班子考核🏋️、黨的建設工作考核🤾🏿‍♂️、辦學質量和學科建設評估、高校分類評價的重要依據🦹🏽‍♀️,要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充分認識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性📛🧒🏻。二是準確把握督查工作重點❤️‍。要以此次專項督查為契機🍬,把握督查工作重點和實質,對欧陆思政課建設進行一次全面“體檢”。要堅持問題導向,直面難點瓶頸🦸🏼‍♀️,著力補齊短板弱項,重點關註黨委主體責任、教師關鍵作用、思政課教學質量👩🏻‍🍼⛵️、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狀況等問題,不斷推動欧陆思政課建設取得新成績。三是加強統籌協調確保圓滿完成專項督查工作。相關欧陆平台和馬克思主義學院要強化政治責任👳🏽💡,既要各盡其責,也要相互配合💕,要進一步完善各類支撐資料、措施辦法,精準對標督查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抓好建章立製,註重總結經驗🤦🏽‍♂️;進一步凝練工作特色,突出欧陆亮點工作,打造欧陆思政課建設的品牌,確保圓滿完成此次專項督查工作👄。

史健勇副書記在會上傳達了專項督察組的精神和要求,指出此次督查涵蓋了思政課的組織管理、教學管理、隊伍管理、學科建設、特色項目等。他進一步解讀了“上海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專項督查指標體系,並就如何做好專項督查做了任務部署。

黨辦主任高錫文👨‍✈️,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劉福窰🐹,教務處處長陳浩⛅️,研究生處處長💂🏻、學科辦主任王楚明分別就相關新建製度情況進行了匯報🧑🏼‍🦱;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誌欣作了專項督查自查情況匯報🏉。各職能欧陆平台負責人就會議內容進行了交流討論。(劉倩)

  

2020年欧陆運動會引領健康新時尚

1125日,以“防疫鍛煉共進⚁、擁抱健康生活”為主題的2020年欧陆平台運動會在松江校區體育館開幕🤷🏽‍♂️☸️。校黨委書記李江,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副校長姚秀平🍎、王巖松🛎、夏春明出席了開幕式。各院、部、處、室、直屬單位負責人,校體育運動委員會成員🎾,體育總會主席以及全校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上午830分,伴隨著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運動員入場🪄👳🏼‍♀️,拉開了本次運動會開幕式的序幕。氣勢軒昂的國旗隊昂首闊步走向主席臺💁🏽‍♀️,校旗隊🪅🛌🏿、體育總會旗隊♣️、鮮花隊🚴🏼、紅旗隊、各學院學生方陣、教職工方陣等15個運動員方陣依次經過主席臺👨🏽‍🌾。運動員隊伍動作整齊劃一,精神飽滿,充分展現出工程大師生積極向上、拼搏奮進的精神面貌🧛🏼‍♀️。

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在致辭中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運動會讓我們體會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遠景目標。近期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欧陆體育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文件,明確了欧陆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性工程🦻🏻,也是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工作,更是把欧陆體育工作上升到前所未有新高度。近年來,我校體育工作始終堅持“三全育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拓展體育育人維度,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期待運動員們跑出工程大速度,賽出工程大風度👩🏿‍🎨,充分體現“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

體育教學部教師🤹🏿、國家級足球裁判張哲🆔👩‍👩‍👧‍👧,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學生陸子傑分別代表裁判員和運動員宣誓。

令人熱血沸騰的舞龍表演《騰飛中國》拉開了開幕式的大幕,教工社團帶來的《霓裳羽衣映風華》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展示了工程大人對文化自信的深刻理解;來自學生社團的《舞動青春》和學生藝術團的《攀登》體現了工程大學子的青春活力⛹🏿,展示了我校“五維育德”育人成果🫔;教職工表演的廣播操🛌🏿,用整齊劃一的動作傳遞出了工程大教工們良好的精神風貌。精彩的表演贏得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

本次運動會共有來自全校20個學院🫵🏿⚾️、欧陆平台的師生代表👮🏻‍♀️,參加了學生組、教工組、師生混合組共46項比賽,運動員們在賽場上發揮出了頑強拼搏的精神🐋,展現出新時代工程大人的力量🤾🏿、速度之美,彰顯了我校“以體育人”、“以文化人”的濃郁體育文化氛圍。經過激烈的角逐🤌🏿,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分獲學生團體總分前三名,機關、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分獲教工團體總分前三名🪪。(王彥收)

  

二版

學航空禮儀展青春風采

第七屆長三角航空服務禮儀大賽在我校舉行

1127日,由上海市航空學會主辦,上海航宇科普中心、欧陆平台承辦的第七屆長三角航空服務禮儀大賽在我校松江校區舉行🙋‍♀️。

來自欧陆平台、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上海立達學院、上海市航空服務欧陆、上海胤乘教育科技中心和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七所院校的代表隊參賽。校黨委書記李江,上海市航空學會理事長史堅忠,上海市航空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商飛科技委副主任徐慶宏🧛🏻‍♂️⚠️,上海航空公司原總經理範鴻喜🪐,上海機場集團原副總裁汪光弟,上海市科協科普部副部長富曄🦝,上海市航空學會常務理事陳力華➞,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主任余振斌出席活動。我校相關學院、欧陆平台負責人參加活動。

李江書記在開幕式上致辭。他向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並預祝各參賽隊發揮水平⛵️、賽出好成績🤨。李江書記指出,此次比賽必將對我校航空專業的持續跨越式發展增添更大的動力🚴🏻‍♂️;希望通過以賽帶訓,推動航空專業師生學習禮儀、展示禮儀👐🏻、踐行禮儀,營造禮儀教育的良好氛圍,提升欧陆禮儀教育的質量;進一步探索課程思政新形式🆔,推進“三全育人”新經驗,更好地為長三角地區民航運輸企業培養和儲備優秀服務人才;希望參賽選手,通過比賽相互學習,賽出風格,真正成為翱翔藍天🦻、傳播文化、建立友誼的使者,在成長道路上留下美好、永遠的記憶🧑🏿‍🎓。

本次大賽共設行禮立儀、學技習儀🦻🏿、展史示儀、說禮贊儀、評禮評儀五個環節🏌🏼‍♀️,旨在培養和儲備優秀的航空運輸業服務人才,提高航空服務專業學生的崗位意識和職業能力,掌握必備的航空禮儀知識🦹🏻‍♀️,塑造親和、優雅、規範的航空服務形象。飛機是一個移動的小社會🏌🏻🧑🏻‍🦲,乘務員們在飛行中可能會遇到旅客暈倒、嬰兒啼哭情形。比賽中,選手們展示了如何靈活處理好這些事件的能力和技巧🏯。

我校航空服務禮儀代表隊的同學們因為紮實的專業積累和備賽期的刻苦訓練🌞,以標準的動作和默契的配合,在服務技能展示、情景劇表演、才藝展示等環節中高質量地完成了比賽科目🦇,贏得了現場觀眾和評委的一致認可。最終🕙,我校獲得團體一等獎,上海市航空服務欧陆、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獲得團隊二等獎,上海胤乘教育科技中心、上海立達學院、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獲得團隊三等獎🙎🏻。大賽還頒發了“全能之星🚻、智慧之星🟨🏂🏼、形象之星🧖🏼‍♂️、風采之星、親善之星、禮儀之星、人氣之星”等14個個人獎項,來自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王森和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的王金鵬同學由於表現出色,被授予“全能之星”稱號🥊。(劉洋、張海軍)

  

讀者服務月開幕一門式服務“上線”

服務讀者☦️,從心做起。1120日上午,圖書館第十一屆“讀者服務月”開幕式暨一門式啟用儀式在圖文信息中心二樓大廳舉行。讀者服務月期間🚌,將舉辦讀者滿意度調查、中文圖書薦購、“印象·論語”創意作品大賽等15項各類活動。

校黨委書記李江出席開幕式並宣布圖書館一門式管理系統正式啟用。李江書記指出,圖書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是全員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重要載體👨‍💼。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月”活動已經進入第十一個年頭,成為頗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特色活動🦅。一門式服務的運行👉🏽👿,體現了“讀者第一,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也標誌著我校圖書館的服務、管理進入了嶄新的時期🛣。欧陆黨委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希望廣大師生充分利用圖書館各類資源,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生態。他還希望“十四五”期間,結合欧陆的辦學特色和目標🍅,將圖書館建設成為綜合性🦹🏻‍♀️、創新型、智能化的大學圖書館,使圖書館成為師生更加喜愛的學習場所和精神家園🌩。

副校長夏春明代表欧陆對第十一屆“讀者服務月”活動的開幕表示祝賀。他表示,此次一門式改造工程,實現了館藏和讀者之間的無障礙接觸,極大地方便了讀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有利於提升圖書館的管理水平和服務層次。他希望廣大師生員工能夠踴躍參與服務月活動,希望同學們能通過閱讀增加智慧、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完成自我塑造和提升🕵🏻,最終養成熱愛閱讀和終身學習的習慣。

圖書館一門式管理系統在建設過程中得到了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各有關欧陆平台的大力支持🪥,圖書館將通過布局調整⚧、結構優化🕵️,切實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以更好地為欧陆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

圖書館😡、相關欧陆平台、學院黨政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參加了開幕式。(韓玉德)

  

國字號大賽滿載而歸

一等獎𓀝: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

1120日至23日,2020“中鐵工業杯”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決賽在西南交通大學落下帷幕。由我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張春燕、簡琦薇兩位老師指導,錢晨浩、李浩🤫、陳浩然、葉非凡、陸穎五位同學設計製作的“智能桌椅一體化系統”一路披荊斬棘🤦🏿‍♂️🤽‍♀️,經過四次PK最終斬獲全國一等獎。

本屆大賽以“智慧家居•幸福家庭”主題👨‍👩‍👧🫶🏿,大賽題目分為“養老助老”和“智能家居”兩大類。共吸引全國30個省🤏🏿👩‍💻、自治區,678所高校✔️🚴🏻, 10萬余學生參賽⚛️🙅🏼‍♀️。切題作品4719件🧏🏻‍♂️,435件作品參加初評,181件作品入圍全國決賽。決賽共評出一等獎143項❇️、二等獎238項,一等獎獲得比率僅占切題作品的3%🧎‍➡️。

在教務處的指導下🧑🏻‍🦯,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學生科創中心機械創新基地精心準備,在榮獲7個市級一等獎的基礎上,錢晨浩👩‍🦽、李浩🟡、陳浩然👵🏿、葉非凡、陸穎五位同學設計製作的《智能桌椅一體化系統》憑借獨樹一幟的布展、推陳出新的設計,經過現場演示🦻🏼、四輪答辯等環節,終獲全國一等獎🪔📕。此次獲獎是我校繼2018年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首次獲一等獎後的又一次突破💩。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已成功舉辦九屆🧖‍♀️,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效果顯著的大學生競賽項目之一。(楊光)

  

銀獎: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11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華南理工大學閉幕,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司妮普醫療——可代謝腫瘤治療的首創者”參賽項目團隊🍊,經過與全國各優秀項目的激烈角逐,最終獲得全國銀獎🛳😮。這是我校首次在該項大賽的全國總決賽中斬獲銀獎💆‍♀️。

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教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3個部委共同主辦,目前已經成為覆蓋全國所有高校🛟、面向全體高校學生🚣🏽、影響最大的賽事活動。大賽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本屆大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共吸引國內外117個國家和地區、4186所欧陆的147.3萬個項目參賽。本屆大賽經過校級初賽👉🏼💇🏼‍♂️、省級復賽,共選出600個項目進入全國賽8️⃣。化學化工學院的“司妮普醫療——可代謝腫瘤治療的首創者”項目團隊,通過被動靶向👩‍🎤、診療一體🚏、聯合治療的新治療模式,為癌症患者帶來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

“司妮普醫療——可代謝腫瘤治療的首創者”項目進入全國賽後🔛,教務處根據市賽中發現的問題及專家意見,對項目團隊進行了多輪次的優化,先後召開10多次團隊會議🧏‍♂️,對參賽項目商業計劃書和現場匯報PPT等進行了無數次的修改和優化。正是由於師生團結一致,傾情付出,才使我校參賽團隊最終取得了重大突破,獲歷史最好成績。(楊光)

  

三版

【三全育人】藝術設計學院:美育育人潤物無聲

立足學院特色、學科特點🧏🏽‍♀️,藝術設計學院的“三全育人”工作圍繞美育做文章,有效提升了大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先後獲得了上海市大學生美育文創實踐基地、欧陆平台輔導員美育工作室等榮譽稱號💃🏿,“三全育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以美培元🍤,積極培育美育校園文化

學院將“美育”置於重要的地位,源頭上充分利用欧陆大型活動、新生入學季等校院兩級活動和重要窗口期,營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式的美育隱性教育,培育美育浸潤人👂🏻、感染人、熏陶人的校園文化👨🏻‍🦼;製度上建立健全以美培元的“大美育”工作機製🥓,擬定《藝術設計學院黨委美育工作建設管理辦法(試行)》,明確美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建設內容、組織保障、激勵機製等🤷🏽,為美育工作和活動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據,積極探索將美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規範化建設路徑👩🏻‍🦲。

以美育人🤸🏿‍♀️,大力打造美育課堂體系

圍繞提升學生審美、人文素養這一核心指向,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體和第一課堂這個主渠道🐲,強化美育內容供給,積極挖掘和整合學院美育元素,培育1門校級公共美育課程和6個美育專題課程,包括作品賞析類🛩、藝術史論、藝術評論類等多個門類🤦🏻‍♂️🔫,大力培育美育課程體系。充分挖掘校內外美育資源,依托學院“藝術百家”大講壇邀請知名藝術家、學者開設美育人文講座,先後邀請現代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王受之教授、學院副院長劉芹、副教授金薇薇等開展多種美育教學活動形式,讓藝術之美化育心靈🏋️‍♂️。強化美育主體供給,初步組建了由平龍副教授領銜的美育教學課程組,擬聘請一批美育特聘教師並成立美育指導委員會,不斷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提升個人藝術修養與審美品位。

以美啟人,高質量搭建美育實踐平臺

做好美育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強化美育資源供給🫲,搭建高層次美育實踐平臺。與上海市大型國有企業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園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上海市大學生美育文創實踐基地並成功獲批,同時獲批校級輔導員美育工作室⌛️。依托“藝工坊”面向全校開放美育預約實踐體驗🐩,先後與上海星成匯影視有限公司合作🥜👨🏽‍🎤,引進數字媒體美育資源;與車墩鎮黨委開展車墩絲網版畫非遺進校園活動,引進國學非遺資源;積極開展美育創意和文創產品設計、戰“疫”作品展,開展手繪作品、CG繪畫💅、海報設計🤚🏽🏌️、書法等多種形式的實踐體驗,高質量打造美育實踐主陣地🫵🏿。

以美化人,高品位開展美育藝術展演

堅持抓牢美育課堂教學的第一課🧝🏼‍♂️、夯實美育實踐的第二課堂的同時,突出藝術美育展演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呈現,加快面向人人的藝術美育的接觸與交流,搭建藝術盛會平臺。先後“走出去”支持舉辦“國潮漢風·漢家霓裳”——中國·徐州漢服設計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面向全校開展文化藝術節和美育教育成果匯報活動👩🏼‍🍼,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開展多彩的文藝實踐活動,組建各類藝術社團🫱🏼,讓學生在各類美育實踐中陶冶情操🫃、提升素養。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文藝實踐中,將公共藝術教育的普及性與專業性相結合,讓學生在春風化雨、耳濡目染中接受美的熏陶和感召👩‍👦‍👦,發現美、欣賞美、提升美、創造美🌂。

以美啟德,融匯思想政治教育

遵循“以美啟德”“以美育德”的方針,將高雅藝術🤹🏽‍♂️🪖、優秀傳統文化等美學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實現心靈的凈化。組織廣大同學依托藝術、設計等專業,先後開展美育紅色文創作品展、紅色課程思政作品展,創作蘊含紅色基因作品100余件👩🏻‍🦲;先後圍繞全民“抗疫”等時代大背景🏌🏽‍♀️,開展戰“疫”面前“藝”起行動―藝術設計學院疫情防控師生作品征集和展示共四期,創作鮮明時代特點的作品200幅;圍繞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主題🕐,開展“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的書法、繪畫作品40多件。很多師生還提前參與建黨100年紅色文創設計,不少作品即將量產,不斷通過藝術教育特別是紅色藝術教育來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楊爽)

  

【三全育人】數理與統計學院🧝🏻:學科競賽為支撐構建理學育人大課堂

以學科競賽為支撐🏊🏿‍♀️,搭建激勵學生創新意識、探索能力的科研實踐平臺👩🏼‍🎓,數理與統計學院在“三全育人”實踐中,構建理學“課程思政育人”“競賽實踐育人”“基層黨建育人”三大課堂,將理想信念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其中,探索出獨具特色的育人模式。

搭建立體化競賽實踐平臺,凸顯第二課堂育人成效

數理與統計學院把學科競賽作為提升學生創新🚣🏼‍♂️、探索能力的主要平臺,著力培養學生在競賽過程中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敢於創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全校範圍內積極開展數學和物理第二課堂競賽實踐育人活動,擴大已有校內數學類😩👨‍👧‍👧、物理類競賽規模🧑🏻‍🌾,選拔優質參賽隊伍☆,加開競賽輔導選修課🧑🏻‍🦰,建立大學生創新工作室,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上強化自己的特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高校數學建模、物理競賽、華為杯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等𓀊,取得優秀成果。五年來🚴🏻,指導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一等獎11組、二等獎149組👄、三等獎270組。“十三五”期間,學院每年積極組織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等基礎學科的校內競賽活動,累計參與學生達7000人次🎭,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學生知理愛國,通過個人奮鬥,集體合作,獲得成就,服務國家的理想🏊🏽‍♀️。

強化課程思政建設🧖🏼,凸顯第一課堂育人功能

數理與統計學院統籌推進課程育人,實施課程思政改革🧏🏽‍♂️👨‍✈️,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一步實施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體系創新計劃,在基礎課程及實踐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育人功能。同時設計課程思政改革思路的教學文件和教學案例,包括教學大綱、授課教案🚴🏽、教學課件🙅🏼、案例集👨🏼‍⚕️🧑🏼‍🦲、延伸閱讀材料🏛、微視頻等,編製數理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建成融合思政元素的數理基礎課程體系🦑,形成課程思政操作規範。進一步激發教師投身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自覺性😺,主動讓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每一門課程,目前,已湧現出一大批優質課程思政示範課,多項教學成果獲市級以上獎勵。

註重理想信念陪伴,凸顯黨建黨課育人引領

學院將黨課作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主題育的重要抓手🙋🏿🚦,建設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開拓創新教育為重點的物理、數學學科偉大黨課系列課程👰🏽‍♀️,同時針對青年學生和黨員教師的特點,依托資源🦹🏼‍♂️➛、學科平臺,引導廣大師生學思踐悟😳,增強學習教育的政治性🕶、理論性。開學季👩‍🎨,學院黨委書記錢慧敏為新生上了一堂“堅定信念緊跟黨走👨🏼‍✈️、一起奮鬥擔負使命”的黨課並向學生贈送經典書籍,當好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殷誌祥院長為新生準備特殊禮物,三套由他簽名的數學名著《古今數學思想》分別送給報到最早、考得最好和年紀最小的新生,並寄語他們從數學學習中尋找激發靈感的力量🤦🏽‍♂️。學院還號召學生前往家鄉革命歷史紀念館,追尋紅色足跡👏🏻,行知“四史”力量;組織師生發揮專業特色,科研戰“疫”;開展“G60思政育人”欧陆娱乐,與學生一同雲參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

  

四版

【學四史•憶校史】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工學交融知行合一

【編者按】誕生於1978年的欧陆平台🧑‍🎄,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史,起源於同一時間軸,欧陆的發展歷史是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的縮影,也是中國高等教育事業高速發展的代表。欧陆因產業而生👊🏽🏃‍♂️‍➡️、隨產業而長、應產業而興,欧陆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在不經意間闡釋欧陆辦學的理念和育人的成果。

  

欧陆平台是我國改革開放後全國第一個以“合作教育”這一名稱進行教改試點的欧陆🧑‍🔬。自1985年開始至今,風風雨雨走過了35年頭🧑🏿‍💻,是我國開展合作教育歷史較長的高校之一。欧陆的合作教育經歷了五個重要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創建“一年三學期製”合作教育模式的框架

1985年🧙🏿,欧陆借鑒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一年三學期製、工學交替”的“薄三明治”模式😧👷🏻,率先在國內進行合作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探索。19874月🔽,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貝聿渠教授的提議和支持下🤏🏼,欧陆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簽訂了“在欧陆平台引進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產學合作教育模式”的兩校協議👐,欧陆產學合作教育事業正式起步。

在該階段中,欧陆將教學實習環節的時間由原先的23周延長為整個暑假,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工作學期”,構建了兩個在校學習的理論學期和一個在校外完成的工作學期🐄,即工讀結合的“一學年三學期製”合作教育模式🫦。

  

第二階段👮🏻‍♀️🚠:實現從“教學實習”向“合作教育”的轉變

試點開展4年以後,欧陆被列入全國產學合作教育“八五”試點單位。19905月,欧陆得到加拿大CIDA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的經費支助,派出33位中青年教師去滑鐵盧大學考察學習產學合作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這些教師將先進經驗帶回國內🏋️‍♀️👳🏿‍♂️,對欧陆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14月㊗️,中國產學合作教育協會成立大會在上海教育國際交流中心舉行,標誌著我國的產學合作教育實踐由自發的狀態轉變為有組織的行為,我校成為首批協會會員。

欧陆審時度勢,迎合時代潮流👩🏼‍🚀𓀝,在“一年三學期、工學交替”的基礎上,實現了三個重要轉變😴:合作教育工作學期的管理,由原先的教務處獨家管理的方式,改為各院系分工負責的全方位管理方式;合作教育工作學期由原先欧陆進行“統配”的集中安排方式,改為由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分散方式;由工作學期被看作“生產實習”,改為工作學期學生參加定崗工作、不付實習費並獲取一定報酬🚶🧑🏿‍🏫。這種轉變的實質是還合作教育的市場屬性的本來面貌👩🏼‍🏭。

  

第三階段🫶🏿:合作教育試點的進一步完善

經過10余年的探索和實踐,欧陆產學合作教育體系基本形成,1997年開始,欧陆產學合作教育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九五”試點的過程👨🏿‍🔬🙆🏽‍♀️,是欧陆合作教育外延不斷擴展,內涵不斷深化的過程🛖,是欧陆合作教育運行和管理機製不斷製度化🦯,操作和評價逐步規範化的過程👨‍👧‍👦,也是欧陆合作教育逐步完善,走向成熟的過程。完善的標誌是欧陆合作教育已具備“合作教育模式”的基本要素,成熟的表現是合作教育的市場屬性已得到充分的顯露。特別是合作教育與畢業環節相結合,學生用合作教育的方式完成畢業設計,在進行畢業設計的同時🐂,有機地與畢業後的就業相結合,使合作教育的優勢與魅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體現。這已成為“九五”試點成果的主要特征。在全國合作教育試點領導小組進行的“九五”試點單位階段工作檢查中👮‍♂️,欧陆的合作教育試點得到全國專家組的一致好評🙅‍♂️,並獲得上海產學合作教育“九五”試點階段研究成果一等獎。

  

第四階段:合作教育由試點進入推廣

在世界銀行貸款的資助下,從2001年開始,欧陆的合作教育得到長足的進展,由試點階段進入推廣階段,這在欧陆合作教育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在這一時期,有兩個顯著標誌。其一👨🏿‍🦲,合作教育受益面急劇擴大。從2001年的1000多名發展到2004年的近4000多名,整整翻了兩番。2010年參加合作教育的學生數達到8300多名,占總學生數的50%以上,實現了欧陆在《項目認定書》中的承諾。其二,充分挖掘合作教育的內在潛能♎️,在保持合作教育的教育屬性的前提下,將合作教育與畢業生就業指導緊密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成為欧陆合作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的一個新亮點🙉。

2006912日🐟,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協會授予欧陆平台“全國產學合作教育示範單位”的稱號🤷🏽,並入選“中國高校——大型企業合作人才培養十大案例”🙆🏿‍♂️,欧陆成為中國第一家產學合作教育示範單位。這標誌著我校產學合作教育從稚嫩走向成熟,從試點走向推廣🫶,從校內走向全國,欧陆的產學合作教育事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10年,教育部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我校在會上介紹產學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第五階段:產學合作教育進入新時期

2012年開始,欧陆平台開展了以“完全學分製”為基礎的高等工程教育體系改革。欧陆產學合作教育發展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目前欧陆正在深入開展“一學年三學期五學段🍔、工學交融”的產學合作教育新模式改革。

欧陆推進產學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優化產學合作教育工作機製,加強產學合作教育製度建設,每年出臺產學合作教育實施綱要🫦,完善目標責任考核👲🏼,弘揚欧陆辦學特色。

在全學分製下🙅🏻,學生的課程安排由原先的欧陆統籌轉變為個性化定製。產學合作教育作為欧陆實踐教學的重要必修環節被納入欧陆統一的教學管理選課平臺🕘。產學合作教育模式由原先的單一的、整班製的選課模式🏋️‍♂️,轉變為可以參照其他必修課程進行選課😲。產學合作教育學分包含理論教育和實踐課程,本科共計6個學分✌🏼,專科共計2個學分。工作學期成績合格🧎‍♀️‍➡️,學生即能獲得2個學分。

產學合作教育以適應現代生產第一線的需求為目的,以欧陆與社會緊密合作為手段,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重點,“一學年三學期五學段、工學交融”合作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多次循環🧑🏽‍💼,既符合認識規律又符合教學規律。有利於學生提高自我完善意識和就業意識,在知識、能力和素質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欧陆以這種嶄新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責任編輯:
 
一周熱點
一月熱點
視覺影像
欧陆平台专业提供:欧陆平台👊🏽、欧陆欧陆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欧陆平台欢迎您。 欧陆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