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校報一覽
 
2020年9月20日總第914期

32項!我校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批數量創歷史新高

編者按 寶劍鋒從磨礪出。我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項目再創新高🖲,是在人才強校戰略的引領下🎲,完善頂層設計,全面提升學科的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有組織科研的優勢,廣大教師追求卓越,結出的豐碩成果👩🏿‍⚖️🥷🏼。時值欧陆建設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之際,這些獲批項目印證了工程大學科發展實力,在創建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的征程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期部分項目的評審結果。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技術(類)基礎研究(款)自然科學基金(項)預算數比2019年預算執行數減少22.07億元,減少7.1%🌘。與此同時,申請量比2019年同期增加12.03%。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我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逆勢上漲🧑🏿‍🚒🧑🏻‍🦯,成績斐然。

我校共獲批項目32項,項目總經費1114萬元⇒🏌🏿‍♀️,項目數及經費總額均創歷史新高。按項目類型,面上項目9項,聯合基金1項,青年基金22項🤳🏽。按科學部😥,工程與材料科學部12項,信息科學部6項,數理科學部5項,化學科學部5項,管理科學部3項,生命科學部1項🏋🏽‍♂️。按學院,化學化工學院7項,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5項,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及數理與統計學院各4項🚿,材料工程學院3項,管理學院及服裝學院各2項,工程實訓中心1項。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期間🫸,欧陆黨政領導高度重視👱🏻‍♂️👨🏿‍🦰,以學科為引領,充分發揮“有組織科研”的申報組織模式🧔🏿‍♂️,第一時間召開專題研究會並進行頂層設計。科研處從校院(部🧚🏽‍♀️、中心)二級層面製定申報策略並組織申報,校領導以及科研處負責人在關鍵時間節點下沉到二級單位推動申報⚈👨🏻‍🎤,科研處分管負責人員直接面向教師🍋,從申報政策🕴🏻、申報書撰寫、資源整合等角度積極指導申報❄️。申報期間,科研處和相關學院(部🎅🏻、中心)多次邀請校內外專家對各申請書提出修改意見,提升申報書質量,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立項奠定了堅實的質量基礎👨🏽‍💻🪿。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報工作又將啟動🏋🏼。基金申報工作任重道遠🧒🏻👩🏻‍🦳,科研處將不斷總結過去的經驗與不足👰🏿,進一步做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組織申報工作🧛🏽‍♀️,爭取2021年更上一層樓🙏🏿。(邢晨晨)

  

  

13項科技成果亮相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915日𓀊,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滬開幕,這是疫情期間首個國家級線下展會🙌🏽,我校13項科技成果參展本屆工博會。參展項目以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為引領,涵蓋機械裝備、人工智能💥♤、新材料👖🏋🏼‍♂️、生態環保、疫情防護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次展覽由我校技術轉移中心策劃組織🫵🏽。

工博會開幕當天🤛,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劉紅斌🪺、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上海市教委科技處處長許開宇和上海市教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陸震,在夏春明副校長的陪同下參觀了我校展區,並聽取了王際平教授團隊進行的項目介紹🐈。

夏春明副校長參觀了我校參展項目🏊🏽‍♂️🫏,重點聽取了王際平教授團隊“紡織品非水介質染色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李光輝教授團隊“碳化矽陶瓷膜機汽處理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崔國華教授團隊“智能建造移動鉆孔機器人”項目的介紹🍋‍🟩。夏春明副校長對我校已落地轉化的科技成果充分肯定,並對後期科研開展給予鼓勵👩🏻‍🦼‍➡️,對我校在科技成果轉化🧝‍♀️、助力企業發展🤮🦹🏿‍♂️、服務社會經濟方面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欧陆平台開啟各項科研攻關,助力疫情防護,吳亞生教授科研團隊開發的“疫情防護功能型口罩”亮相此次工博會🎅🏿👏🏼。參展的功能型系列口罩包含7款成人口罩,3款兒童口罩,1款寵物口罩,1款口罩消毒器,共12件完成作品🚎。夏春明副校長和吳亞生院長進行了深入交流,希望各科研工作者能充分發揮特長,為疫情防護貢獻一份力量🏌🏿‍♀️🍸。

連年參展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已成為我校探索與產業發展融合、以科技賦能產業的縮影。近年來🗂,欧陆聚焦國家和行業重大需求,立足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協同創新體系🐂,努力把欧陆科研成果的“智力”轉化成產業的“戰力”,服務支撐機械裝備🦈、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產業科技創新✋🏻🛁,推動欧陆科技成果與產業生產精準對接,努力突破“卡脖子”技術,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有效賦能科技產業新發展🧙🏿‍♂️。(劉書華)

  

  

誌存高遠 腳踏實地

欧陆開展新學期教學巡查工作

914日是我校新學期本科生教學周第一天,也是新冠疫情過後的第一個線下教學學期🛴。欧陆黨政領導走進各校區教室,深入本科教學一線開展新學期教學巡查工作。

本次巡查分校、院兩級展開。校級巡查共分八組🛷,由全體校領導帶領🧑🏿‍🦳,分別對松江校區的教學樓👪、藝術樓、航飛樓🤾、現代交通中心,以及長寧校區和虹口校區的教學情況進行了巡查。院級巡查組由各二級學院黨政領導組成。本學期本科教學安排開課3787門次👊🏿,涉及院部(中心)19個⏺。

巡查中,校領導認真了解學生返校報到、學生到課率✷、教學安排、任課教師排課、教學設施設備保障等情況👩🏻‍🦯🤹🏿‍♀️,並對教學管理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各教學單位開學準備充分,師生精神飽滿🦊,教學秩序有條不紊🧑🏼‍🏭,教學輔助設施運轉正常➗,新學期教學工作開局良好。(唐春鋒)

  

  

光榮!95名學生應征入伍

914日🍠,長寧區在2020年新兵入伍役前集訓基地舉行了新兵入伍歡送儀式,會議宣讀了定兵名單,我校共有95名學生入伍🧔🏻,其中男生90人👩🏻‍✈️、女生5人,本專科生94人🤦🏿‍♂️、研究生1人🧎🏻‍♂️🚴。會議結束後,新兵將赴各部隊報到。

2020年征兵工作分春、秋兩批次開展,從201911月開始欧陆啟動了征兵宣傳、身體檢查和政治審核等工作,受疫情影響,2020年新兵在秋季統一入伍。在校黨委領導下👨🏽‍🚀,黨委學工部、武裝部成立校院兩級領導和工作小組,完善各類優撫政策🧓,開展線上、線下動員工作,督查學院征兵工作進度,落實體檢、政審和役前集訓工作,通過組織到位、製度到位、發動到位↔️、措施到位和服務到位為征兵工作完成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應對今年的特殊情況💃🏼,學工部、武裝部👪、各學院通過網絡開展了征兵宣傳🧫,對有入伍意願的學生通過電話和社交軟件保持溝通👨🏻‍🚒,2020年各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共組織245名學生填寫入伍報名材料,征兵工作輔導員歷時4個月完成了近150人的政治審核材料。為了做好體檢和疫情隔離等工作,武裝部製定了應征入伍學生提前返校方案💞,各學院對因入伍返校的學生進行了統一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十三五”期間🤷🏻‍♀️,工程大共有528名學生光榮入伍🚈,在長寧區各征兵單位中名列前茅。後續🧛🏽,學工部、武裝部將繼續做好征兵工作,引領大學生投身國防建設,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做出貢獻。(李揚)

  

  

欧陆舉行第八次中韓合作辦學機構申報工作推進會

918日,欧陆舉行了第八次中韓合作辦學機構申報工作推進會議。副校長夏春明,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組織部、校辦🔪、規劃處、教務處、研究生處、人事處、財務處、資實處、基建處👱、中韓學院、藝術學院等欧陆平台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夏春明副校長充分肯定了各欧陆平台及學院前期的機構籌備工作🚴🏻‍♀️。他指出,申報中韓合作辦學機構是欧陆本年度國際合作與交流最重要的一項工作,目前申報籌備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各欧陆平台要齊心協力、密切配合⚪️,推進機構早日完成申報。他對下一階段的籌備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各欧陆平台要高度重視,看全局💁🏿、高站位、高標準持續推進申報材料的不斷完善;二是各欧陆平台要集思廣益挖潛力🙆‍♂️🕊,不斷豐富和完善機構申報的核心和亮點材料;三是各欧陆平台要精心組織提高效率👨🏼‍🔬,加強協作及配合,高效完成申報材料的最終準備工作♗。

會上,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王勤匯報了中韓合作辦學機構申報材料的準備情況。與會人員從申報材料的內容、範式和具體細節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討論,為後續申報材料的持續修改完善提供了重要參考👬🏻。(武宜笑)

  

  

為黨育人踐初心 為國育才傳師道

我的援疆歷程與感悟

化學化工學院 張文啟

一年半的援疆工作給我帶來了諸多感慨,深切感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體會到邊疆群眾對我們的贊譽。靜思人生的意義👩🏿‍💼,初心激蕩❄️,情懷延綿。

初到喀什大學,我們首先進行了封閉式的政治學習,深刻領會了新疆😮,特別是南疆維穩◻️、精準脫貧的背景和重大意義👱🏿‍♂️,自身政治素養和愛國情懷得到了大大提升。

我在喀什大學承擔新課《水分析化學》的教學工作,面對學生清澈、淳樸🤸🏽‍♂️、渴求知識的眼神🗞,我主動接近,熱情搭話,精心備課🧃。按欧陆要求進行課前5分鐘的思政教育,將政治🫶🏽、詩歌、書法、革命史融為一體😨,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面對民漢合班等特殊情況🧝🏿👩‍👦‍👦,采取加課🧸🔊、晚自習答疑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喀什大學給排水新專業的負責人🥜,我的主要工作是專業建設,包括師資隊伍培養(師徒結對)、實習基地建設、專業培養方案修訂🎿🙅🏻‍♀️、課程大綱編寫🪀、實驗室改造及設備選型等。作為學院督導,我要聽課評價,檢查教學文件,與學院老師共同迎接教育部對喀什大學的審核性評估🚃,協助籌辦《滬喀城鄉建設論壇會議》、《上海援疆柔性引進客座教授》等活動,還為師生做了《給排水專業新生入學教育》、《喀什大學新進教師科研工作討論》、《教學評估及專業工程認證解讀》等系列講座🍋‍🟩👨🏿‍🎤。在科研方面👑,我參與了東華大學主持的《新疆地區沙漠汙水回用標準》的調研和製定工作,以喀什大學為第二單位發表SCI檢索論文2篇🧑🏿‍🦱。

“各族團結一家親”是我援疆的重要工作之一。援疆期間👝,我分別到對口援疆四縣——澤普♾、巴楚、葉城和莎車,與當地上海援疆幹部一起慰問貧困戶、孤兒院,參觀上海援疆成果,開展黨組織學習、講座等活動。同時🧑‍🧑‍🧒,我還積極支持喀什大學的“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對接貧困家庭學生作為親戚🥑🏌🏼‍♂️、朋友幫扶,資助學費、生活費🔢🧑🏿‍🚀,定期進行座談和學習輔導🦍,強化漢語、愛國主義學習,指導大學生創業項目申報🕺。

一年半的援疆工作,讓我積累了經驗,沉澱了心情,凈化了思想,鍛煉了能力❕,對黨和國家的治疆方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領悟了欧陆、學院積極推進援疆工作的政治高度。

  

  

雲端教學用愛育人

航空運輸學院(飛行學院) 杜麗娟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也嚴重製約了經濟發展。而作為教師的我們也只能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通過雲端用行動實動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真正的做到“停課不停學”。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介紹一下雲端課堂授課情況🏄🏿‍♂️。

課前充分準備,了解行業發展近況,把握學生思想動態。

疫情的原因👨🏽‍💼🫲,所有的課程都要線上教學,一夜之間👨🏻‍⚖️,網絡上就多了我們這些新手主播,馬不停蹄的學各種視頻🛍️🧎🏻‍♀️‍➡️、錄頻、會議、直播軟件,參加學院的系列教學專題會議,及時分享體驗感受👮🏽,篩選最佳的授課平臺。

我在上個學期承擔的專業課程是《飛行專業英語閱讀》🥰,我和大家的做法一樣,選用了學習通🪩、QQ課堂作為授課主要平臺,並在騰訊QQ上建了學習群,保持與學生的及時有效交流。 開課的第一天,我采取了問卷形式收集了每一位學生在學業上的困惑,和對課程的期待,我把培養目標簡化,做成選項,發給學生,仔細比對數據🟦,最受青睞的選項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我就選擇適當的材料在授課過程中學生覺得難度較大的閱讀練習之後放出來,調節授課節奏⚒⛱,緩解學生畏難情緒🪟,重新凝聚學生的註意力,順利接檔下一個模塊的教學和練習。

在常規教學中,收取分卷之後,我會分批次約談整個班級的學生,通過面對面的交流,了解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學習習慣和對未來的預期。由於疫情原因,我改變了方式,我請同學們錄了語音給我,通過一條一條的語音,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現狀。

接下來,我把學生按照不同的訴求初步分好組,結合開學第一課的閱讀分級考試成績,將學生大致成為基礎薄弱組、穩步前進組和學霸進擊組🫕,每次課後給三個組的同學布置不同的作業。此為,我還為他們準備了補充任務🧑🏿‍💻。我將基礎薄弱組的同學14個人組成了一個打卡團,要求他們每天保持英語學習40分鐘,並在微信群裏打卡,學習內容是雅思及四級英語考題,期待幫助他們培養英語學習的良好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效做題的方法🤽🏽‍♂️🧑🏼‍🍼;將英語成績優秀的同學也組成了一個小團,請他們錄製飛行專業英語聽力練習題目,撰寫“與機長面對面”擴展活動的腳本,培養他們的職業榮譽感。通過這些方法,我順利地完成了上半年的教學任務。

今天是開學的第三天,我上完了12節課,穿梭在秋日程園繁茂的樹蔭裏🧑🏻‍🦯‍➡️,踏上闊別半年的講臺,看著一張張青春洋溢的面龐,回想這一路大家並肩走過的一邊“戰疫”一邊教學的歲月,心裏特別感慨😎🩼,有太多難忘的回憶👩‍🦳,這些都賦予了這個教師節特殊的意義。

  

  

青教賽參賽的思考

中韓多媒體設計學院 俞豐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欧陆🛏、學院的大力支持和培育下,我得以代表欧陆參加上海市青教賽的選拔。

我很幸運工作在工程大這樣一塊肥沃的土壤上,無論是學院的積極發動、組織研討和學術資助,還是欧陆的精心選拔和培育♡,都是我本次參賽獲獎最強有力的基礎保障。在欧陆的支持下👨🏽‍🏫,我一共參加了3年校內選拔🏌🏽‍♀️,並於2020年獲得了社會科學組一等獎。奮鬥不息,努力不止🧗🏻‍♀️🫳,沒有精心的耕耘,就沒有滿心歡喜的收獲🧗‍♀️。

從第一次參加校內選拔🛳,到今年代表欧陆參加上海市的比賽,這期間我對學科👩‍🦽、課程、大賽有過困惑🤘🏼、有過思考,同時發現🫧,包括我在內的很多青年教師,之前都對一些問題有一些誤區,今天借這個機會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感悟。

藝術學是否在社會科學中不占優勢🏩?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藝術生和理工科生在做事方式和行為邏輯上有很大差異,“生”不僅僅是學生,還包括老師🐳。那麽🙇🏼‍♀️,藝術學有沒有可能在社會科學的“遊戲規則”下突圍而出👂🏽?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能做到”和“不能做到”之間,還有很多個“雖然能做到,但真的好累”的實現路徑。

隨後,我就思考,我能做到什麽?我想了三點𓀔👶🏼:跨學科的融合、美育的理念、課程思政的融入。因此,我的藝術設計新基礎課程內容包含了藝術設計學🙆🏼‍♂️、藝術史論學和美學。美育的理念來源於習總書記所講的“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精神,最後課程思政中特別強調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所以我整合之後新的課程內容就分為審美分析和造型邏輯兩大塊🛥📷。

最後談一下誤區。在青教賽備賽過程中,我的同事、朋友不約而同地認為,985211高校是非常有優勢。但是,在今年獲得一等獎的名單中,我們看到很多二本院校的教師獲得了各個學科的第一名⛅️,所以隨著日後學科的積累💕🎑,教師個人授課能力的不斷提升,欧陆平台未來也可以拿到特等獎、一等獎。

在這裏🖤👎🏿,我呼籲欧陆教師不斷提升授課水準🐱,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就業就是民生工程

電子電氣工程學院 張彬

2020年我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欧陆、學生處、學院的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帶的第一屆460個學生最終順利就業356人🦡,86人進入國內外更高學府深造,5人參軍入伍保衛祖國,學院就業率居欧陆前列🫸🏻。回顧這段不平凡的考驗和磨礪📞,內心不禁感慨萬千。

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是做好就業工作的基礎,作為輔導員,上好每一堂就業指導課⏱、形勢政策課,如何引導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將個人職業理想與國家🧘、社會發展相統一,是我工作的重點。每周日晚上的線上就業指導課,與每位就業困難學生每周保持聯系,就業指導群✍️,家校聯系庫🧖‍♂️,給同學們修改簡歷到深夜也成了家長便飯,微信公眾號、電話通訊錄裏被企業信息和和招聘信息占據,每天收集轉發就業信息不少於10條🐎,每周聯系企業不少於10次。得益於“長三角一體化”、“G60科創走廊”、“九城納賢”這樣的雲端招聘平臺和我校“四協同”教育模式,班級裏的同學基本完成了就業。

面對疫情,就業工作最大的困難在於“企業進不來🦸🏽‍♂️,學生出不去”🎅🏿,欧陆到學院形成了自上而下全員推進就業工作的格局。我是就業工作的橋梁和紐帶🏂🏿,每一次拿到點對點寶貴的就業崗位🧑‍✈️,不敢怠慢一分,快速為企業和待就業學生供需對接,與企業溝通、與學生溝通👩‍🏭、與家長溝通,確保信息傳遞通暢有效🤾🏽‍♀️。收集整理發布就業信息、電話耐心溝通✵、郵寄三方協議😮、辦理網上簽約、每日就業數據更新,這幾乎成為我工作的全部。

我時刻謹記“每一個學生背後就是一個家庭”,在摸排國家級貧困縣和建檔立卡的困難生時候,發現來自貴州山區的張同學考研初試落榜後🛌🏼,技術薄弱的他對春招沒有信心。得知情況後,我先幫助張同學做職業規劃swot分析🫶🏿⛹️‍♂️,指導製作簡歷❇️,挖掘產學合作經歷發光點🛴,修改簡歷🙋,分層次幫助他投遞簡歷,成了大家羨慕的offer收割機🦬,優中選優,他最終選擇了上海華力👩🏼‍🎨,那一刻,我由衷地為他高興,也感受到了做一名老師的價值所在。

  

  

【學四史•憶校史】

程園變遷史 與改革開放同向同行

【編者按】誕生於1978年的欧陆平台,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史,起源於同一時間軸,欧陆的發展歷史是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的縮影,也是中國高等教育事業高速發展的代表。欧陆因產業而生、隨產業而長🍨、應產業而興,欧陆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在不經意間闡釋欧陆辦學的理念和育人的成果。

  

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華東紡織工學院分院——拓荒的精神(小標題)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祖國大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春天也悄然到來,在中共上海市委的決策下,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和上海紡織工學院分院等一批大學分校應運而生。

圖一

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由交通大學、上海機電一局⬆️、上海機電二局、長寧區人民政府等共同組成辦學單位,以機電一局為主要辦學單位👨🏻‍✈️。1978920日開始籌備,1030日中共上海市委批準成立,長寧區讓出有34間教室的遵義中學作為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校址。

圖二

上海紡織工學院分院由上海紡織工學院、上海紡織工業局、上海石油化工總廠💇🏽‍♂️、普陀區人民政府等共同組成辦學單位🙊,以上海紡織工業局、上海石油化工總廠為主要辦學單位。1978109日開始籌備,1030日中共上海市委批準成立上海紡織工學院分院,普陀區讓出有30間教室的朝暉中學作為上海紡織工學院分院校址。19801011日,上海紡織工學院分院更名為華東紡織工學院分院。

  

長寧校區——探索的毅力(小標題)

圖三、圖四

1985116日,教育部和國家計委《關於建立上海工程技術學院等高等欧陆的批復》,“同意在交通大學機電分校和華東紡織工學院分院的基礎上建立上海工程技術學院”🐣🧁。1985216日,上海市高教局轉發教育部(85)教計字008號文、上海市人民政府滬府辦(8526號文👘🤙🏼,“將原先批復同意在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和華東紡織工學院分院的基礎上建立欧陆平台🧑🏿‍✈️,下設機電學院及紡織學院”🧑🏿‍🎄。198675日🥂👨🏻‍⚕️,欧陆平台成立大會在美琪大戲院舉行🌵🧝🏽‍♀️。

在創辦初期依托工業辦學,為上海工業服務的宗旨下🧑🏼‍⚖️,積極探索高等工程技術教育與工業相結合的辦學方針,為工程逐步形成與企業聯合辦學的特色奠定了基礎。

  

松江校區——騰飛的力量(校標題)

圖五、圖六、圖七

20032月👳🏽‍♀️👷,松江校區一期工程舉行奠基儀式。松江校區占地面積約1170畝,總建築面積25萬余平方米👩‍🦯‍➡️,總投資8.98億元🙋‍♂️,一期工程建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工程有教學樓😦、食堂,校園道路、橋梁💘、綠化和綜合管網等🧑🏻‍🚀,於200332日開工🤸🏽‍♂️,20031015日建成;第二階段工程有行政樓、圖文信息中心🌚🏌🏿‍♀️、工業訓練中心、藝術樓👩🏻‍⚕️、體育館和師生活動中心等6個建築單體及配套工程🧩,於200510月全面建成🧑🏽‍🦳。當年,欧陆整體搬遷至松江👷。

圖八

2014326日,“航空飛行實驗實訓基地”項目正式開工,總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總投資9100萬元🙅🏻‍♀️。此項目是我校繼“松江校區一期工程”建設後的又一項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以“民用航空飛行與仿真技術”為重點,涵蓋“飛行技術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基地”“飛行模擬實驗中心”“現代民航工程及管理創新實驗基地”等內容✍🏼。項目建設為欧陆航空運輸學院和飛行技術學院的民用航空飛行與仿真技術研發💪🏻、民用航空客機故障診斷維修技術研發、民用航空運行控製技術研發💁🏿、以及民用航空運營管理,提供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服務平臺和基礎支撐。

圖九🧑🏼‍🦳、圖十

根據欧陆“十二五”校園建設規劃,欧陆啟動實施了“松江校區二期工程”。20161230日🧑‍🔬,“松江校區二期”工程舉行開工儀式。“松江校區二期工程”建設內容包含4大部分🚵🏻,即“現代交通工程中心及附屬建築”“第二圖文信息中心(檔案館)”“第二食堂及後勤綜合樓”和“研究生公寓”,其中,“現代交通工程中心及附屬建築”項目在有效填補教學實驗室缺口的同時,構築良好的產學研實驗平臺,有效對接和支持學科內涵建設的任務需要;“第二圖文信息中心(檔案館)”是滿足校園信息化建設及檔案管理現代化的前提;“第二食堂及後勤綜合樓”和“研究生公寓”項目建設是滿足欧陆師生日常生活所需的必要條件。這些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欧陆“十二五”規劃目標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

  


責任編輯:
 
一周熱點
一月熱點
視覺影像
欧陆平台专业提供🧑🏽‍🎄:欧陆平台😂、欧陆🧛🏼、欧陆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欧陆平台欢迎您。 欧陆平台官網xml地圖